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导论 | 第12-29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3-19页 |
·选题背景 | 第13-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9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结构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22-26页 |
·研究思路和结构框架 | 第22-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 第26-29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6-27页 |
·研究中的不足 | 第27-29页 |
第一章 国际贸易与劳动力市场文献研究综述 | 第29-48页 |
第一节 理论研究综述 | 第31-37页 |
·新古典贸易理论框架下的贸易与劳动力市场 | 第31-33页 |
·新贸易理论框架下的贸易与劳动力市场 | 第33-36页 |
·其他理论研究 | 第36-37页 |
第二节 经验研究综述 | 第37-47页 |
·经验研究方法概述 | 第37-38页 |
·贸易影响劳动力市场的机制与途径 | 第38-46页 |
·其他实证研究 | 第46-47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二章 国内需求、出口与就业 | 第48-65页 |
第一节 出口贸易与就业的实证模型 | 第49-56页 |
·理论模型 | 第49-52页 |
·计量模型 | 第52-56页 |
第二节 就业系数修正模型 | 第56-63页 |
·就业系数模型修正方法 | 第56页 |
·加入出口产业结构变化因素修正方程 | 第56-58页 |
·加入工资变化因素修正方程 | 第58-60页 |
·加入国内需求变化因素修正方程 | 第60-62页 |
·修正后的系数及模拟结果 | 第62-63页 |
第三节 小结及政策建议 | 第63-65页 |
第三章 国际贸易与工资 | 第65-79页 |
第一节 委托工资法理论 | 第65-68页 |
·委托工资法理论模型 | 第65-67页 |
·委托工资回归法的发展及应用 | 第67页 |
·中国国内关于贸易与工资收入的研究 | 第67-68页 |
第二节 中国贸易与工资收入关系的经验模型 | 第68-71页 |
·计量模型 | 第68-70页 |
·数据说明及程序 | 第70-71页 |
第三节 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71-77页 |
·分行业不同教育水平劳动力工资变动与产品价格变动回归结果 | 第71-73页 |
·分行业贸易与不同教育水平劳动力工资变动回归结果 | 第73-77页 |
第四节 小结与政策建议 | 第77-79页 |
第四章 国际贸易、贸易自由化与就业 | 第79-96页 |
第一节 理论模型及其发展 | 第80-84页 |
·就业决定理论及其相关应用 | 第80-82页 |
·回归基础分析法及应用 | 第82-84页 |
第二节 中国贸易与就业的理论与经验模型 | 第84-87页 |
·国内关于贸易与就业的研究现状 | 第84-85页 |
·计量模型 | 第85-87页 |
第三节 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87-94页 |
·分行业劳动力就业变动的回归结果 | 第87-90页 |
·回归结果分析 | 第90-94页 |
第四节 小结及政策建议 | 第94-96页 |
第五章 国际贸易、劳动力需求弹性与就业风险 | 第96-126页 |
第一节 劳动力需求弹性理论及相关研究 | 第98-106页 |
·贸易自由化的概念 | 第98-99页 |
·劳动力需求弹性理论 | 第99-103页 |
·贸易与劳动力需求弹性关系的研究现状 | 第103-106页 |
第二节 贸易与劳动力需求弹性的理论与经验模型 | 第106-114页 |
·模型 | 第106-109页 |
·方法与程序 | 第109-110页 |
·数据来源和说明 | 第110-114页 |
第三节 模型结果及分析 | 第114-123页 |
·贸易与不同技术水平工业部门劳动力需求弹性回归结果 | 第114-119页 |
·贸易与不同教育水平的劳动力的需求弹性回归结果 | 第119-121页 |
·贸易与不同地区工业部门的劳动力需求弹性回归结果 | 第121-123页 |
第四节 小结与政策建议 | 第123-126页 |
第六章 外包、全要素劳动生产率与工资 | 第126-161页 |
第一节 外包相关理论 | 第126-139页 |
·外包的概念、发生条件及其影响 | 第126-132页 |
·外包与劳动力市场 | 第132-137页 |
·中国工业行业外包发展状况 | 第137-139页 |
第二节 外包、FDI与全要素生产率及工资的理论与经验模型 | 第139-146页 |
·模型 | 第139-143页 |
·方法与程序 | 第143-144页 |
·数据来源和说明 | 第144-146页 |
第三节 模型结果及分析 | 第146-158页 |
·统计量分析 | 第146-149页 |
·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模型回归结果 | 第149-152页 |
·工资变动模型回归结果 | 第152-156页 |
·要素报酬变动模型结果 | 第156-158页 |
第四节 小结与政策建议 | 第158-16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 第161-169页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161-166页 |
第二节 启示 | 第166-169页 |
参考文献 | 第169-179页 |
致谢 | 第179-180页 |
附录 | 第180-183页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1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