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论文

人为生产活动与农田土壤主要性质空间变异性关系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4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土壤空间变异性研究成果及现状第12-14页
     ·研究方法不断改进与完善第12-13页
     ·研究内容在深度与广度方面不断拓展第13-14页
   ·土壤特性空间变异的影响因素研究概况第14-15页
   ·土壤特性空间变异研究方法第15-19页
     ·传统统计分析方法第15页
     ·地统计学分析方法第15-19页
   ·土壤空间变异性研究展望第19-21页
     ·“3S”技术在土壤空间变异性研究中的应用第19-20页
     ·时空结合的变异性研究第20页
     ·强化土壤综合特性空间变异性的研究第20-21页
     ·与数学模型有机结合第21页
   ·现代历史尺度范围内人为活动对于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第21-22页
   ·尚待解决的一些问题第22-24页
第二章 研究地区概况及研究内容第24-31页
   ·研究地区概况第24-27页
     ·研究地区自然条件第24页
     ·研究地区土壤类型第24-27页
   ·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7-28页
     ·研究主要内容第27-28页
     ·技术路线第28页
   ·研究地区调查与试验设计第28-31页
     ·研究地区施肥历史及现状第29-30页
     ·试验设计第30-31页
第三章 人为活动对于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碳酸钙空间变异性作用与影响第31-38页
   ·材料与方法第31-32页
     ·试验设计第31-32页
     ·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第32页
   ·结果与讨论第32-37页
     ·土壤有机质与碳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第32-33页
     ·土壤有机质与碳酸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第33-37页
   ·结论第37-38页
第四章 土壤物理性状空间变异性研究第38-46页
   ·材料与方法第38-39页
     ·试验设计第38-39页
     ·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第39页
   ·结果与讨论第39-44页
     ·农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基本现状分析第39-40页
     ·农田土壤物理特性的空间变异特征第40-41页
     ·关中农田土壤物理特性空间分布现状第41-44页
   ·结论第44-46页
第五章 人为活动对土壤团聚状况的影响第46-54页
   ·材料与方法第46-47页
     ·试验设计第46页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46-47页
   ·结果与讨论第47-52页
     ·土壤团聚体组成状况第47-48页
     ·土壤团聚体统计特征值第48-49页
     ·土壤大团聚体变异性第49-51页
     ·水稳性团聚体变异性第51-52页
   ·结论第52-54页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54-57页
   ·主要结论第54-55页
   ·主要创新点第55-56页
   ·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致谢第63-64页
作者简介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北四省棘豆属根瘤菌生物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研究
下一篇:粪肥腐解过程不同溶性腐殖物质结合态铜锌的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