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前言 | 第10-24页 |
|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 第10页 |
|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0-18页 |
| 三、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第18-20页 |
| 四、完成的工作量 | 第20-22页 |
| 五、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 第22-24页 |
| 第一章 中国未熟-低熟油的基本特征及成因 | 第24-43页 |
| 第一节 中国未熟-低熟油基本特征 | 第24-25页 |
| 第二节 低熟油的物理化学特征 | 第25-28页 |
| 第三节 低熟油判别标志 | 第28-37页 |
| 第四节 低熟油的形成环境及成因 | 第37-43页 |
| 第二章 烃源岩生烃演化模拟实验仪器设备 | 第43-52页 |
| 第一节 期望中的仪器 | 第43-44页 |
| 第二节 Rock-Eval热解仪 | 第44页 |
| 第三节 高压釜模拟生烃实验 | 第44-47页 |
| 第四节 实验玻璃管为反应器的模拟生烃实验 | 第47-50页 |
| 第五节 黄金管-高压釜封闭体系生烃模拟实验 | 第50-51页 |
| 第六节 仪器的最终选择 | 第51-52页 |
| 第三章 样品基本参数测定 | 第52-77页 |
| 第一节 样品采集 | 第52-57页 |
| 第二节 样品基本特征描述 | 第57-58页 |
| 第三节 论文中所用样品相关参数的测试 | 第58-75页 |
| 第四节 烃源岩生烃模拟实验中所加铀矿石及纯铀溶液的量的确定 | 第75-77页 |
| 第四章 铀对Ⅰ型低熟烃源岩生烃演化的影响 | 第77-129页 |
| 第一节 实验样品基本参数的重新测试 | 第77-78页 |
| 第二节 模拟生烃实验 | 第78-114页 |
| 第三节 生烃模拟实验的色谱-色质特征 | 第114-129页 |
| 第五章 铀对Ⅲ型低熟烃源岩生烃演化的影响 | 第129-172页 |
| 第一节 实验样品基本参数的重新测试 | 第129-130页 |
| 第二节 模拟生烃实验 | 第130-159页 |
| 第三节 生烃模拟实验的色谱-色质特征 | 第159-172页 |
| 第六章 铀对Ⅱ型低熟烃源岩生烃演化的影响 | 第172-246页 |
| 第一节 实验样品选择 | 第172页 |
| 第二节 模拟生烃实验 | 第172-199页 |
| 第三节 生烃模拟实验的色谱-色质特征 | 第199-210页 |
| 第四节 对Ⅱ型低熟烃源岩生烃演化的影响的重复样实验 | 第210-246页 |
| 一、实验样品选择 | 第210-211页 |
| 二、模拟生烃实验 | 第211-234页 |
| 三、生烃模拟实验的色谱-色质特征 | 第234-246页 |
| 第七章 以玻璃管反应器进行烃源岩生烃模拟实验的尝试及启示 | 第246-251页 |
| 第一节 采用石英玻璃管为反应器进行的烃源岩生烃模拟实验的尝试 | 第246-247页 |
| 第二节 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的模拟实验尝试 | 第247-251页 |
| 结论 | 第251-2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252-265页 |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 第265-266页 |
| 致谢 | 第266-2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