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目录 | 第10-13页 |
插图目录 | 第13-16页 |
表格目录 | 第16-17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7-23页 |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7-18页 |
·面临的问题 | 第18-19页 |
·可行性问题 | 第18页 |
·数据共享问题 | 第18-19页 |
·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问题 | 第19页 |
·协同互操作性问题 | 第1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1页 |
·本文组织结构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 | 第23-40页 |
·系统集成相关技术 | 第23-26页 |
·点对点的集成方法 | 第23页 |
·数据共享的集成方法 | 第23-24页 |
·基于数据仓库集成技术的集成方法 | 第24页 |
·基于Broker 的集成方法 | 第24页 |
·基于中间件技术的集成方法 | 第24-25页 |
·基于SOA 的系统集成技术 | 第25-26页 |
·基于SOA 的设备集成技术 | 第26-36页 |
·Jini | 第26-28页 |
·UPnP | 第28-30页 |
·OSGi | 第30-36页 |
·领域集成技术 | 第36-39页 |
·DICOM | 第36-38页 |
·HL7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框架设计 | 第40-48页 |
·需求分析 | 第40页 |
·体系结构 | 第40-41页 |
·虚拟设备层(VIRTUAL DEVICE LAYER) | 第41-44页 |
·虚拟设备机制原理 | 第41-42页 |
·虚拟设备机制设计 | 第42-44页 |
·设备容器层(DEVICE CONTAINER LAYER) | 第44-46页 |
·虚拟设备及其驱动 | 第44-45页 |
·设备管理 | 第45页 |
·数据管理 | 第45-46页 |
·服务适配层(SERVICE ADAPTER LAYER)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框架实现 | 第48-62页 |
·概述 | 第48页 |
·系统实现环境 | 第48-50页 |
·虚拟设备机制实现 | 第50-55页 |
·初始化 | 第50-51页 |
·设备接入 | 第51-53页 |
·设备服务的调用 | 第53-55页 |
·数据格式标准化 | 第55-59页 |
·非标准设备数据转换成DICOM 格式 | 第55-57页 |
·非标准设备数据转换成HL7 格式 | 第57-59页 |
·OSGi 服务的扩展 | 第59-61页 |
·分布式OSGi 模型 | 第59-60页 |
·关键技术的实现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DICOM 网关 | 第62-78页 |
·概述 | 第62页 |
·实现DICOM 标准及其应用关键要点 | 第62-67页 |
·DICOM 标准的技术概念基础 | 第62-64页 |
·DICOM 标准通讯的实现要点 | 第64-67页 |
·DICOM 虚拟设备的设计及其实现 | 第67-76页 |
·DICOM 虚拟设备的设计 | 第67-68页 |
·DICOM 虚拟设备的实现 | 第68-76页 |
·DICOM 网关的数据转发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六章 框架应用 | 第78-86页 |
·应用背景 | 第78页 |
·PACS 影像工作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78-81页 |
·DICOM Viewer 的改进的MVC 架构 | 第78-80页 |
·DICOM Viewer 的UI 系统优化 | 第80-81页 |
·应用场景 | 第81-84页 |
·应用场景一:设备与PACS 影像工作站的集成 | 第82页 |
·应用场景二:设备与EMR 的集成 | 第82-83页 |
·应用场景三:设备与CIS 集成 | 第83-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第86-88页 |
·主要结论 | 第86页 |
·研究展望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致谢 | 第91-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