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群体性纠纷的司法应对--以美国集团诉讼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为重心

摘要第1-7页
引言第7-9页
第一章 美国集团诉讼的基本问题第9-20页
 第一节 美国集团诉讼制度的基本内涵第9-12页
  一、美国集团诉讼制度的含义第9-10页
  二、美国集团诉讼制度的发展历程第10-12页
 第二节 集团诉讼制度的功能和价值第12-15页
  一、接近正义第12-13页
  二、提高司法效率第13-14页
  三、私人执法第14-15页
  四、公共政策的形成第15页
 第三节 集团诉讼制度的困境与评价第15-20页
  一、美国集团诉讼制度的困境与争议第16-18页
  二、对美国集团诉讼制度的评价第18-20页
第二章 美国集团诉讼的运作机制第20-35页
 第一节 集团诉讼的适用条件第20-23页
  一、前提条件第20-21页
  二、维持条件第21-23页
 第二节 集团诉讼的特殊程序规则第23-32页
  一、法院对集团诉讼的管理第23-25页
  二、集团诉讼的通知制度及其评价第25-28页
  三、集团诉讼的退出制度及其评价第28-32页
 第三节 集团诉讼判决的既判力第32-35页
  一、美国民事诉讼中判决的效力第32-33页
  二、集团诉讼判决的既判力与正当程序原则第33页
  三、集团诉讼判决的效力与选择退出规则第33-35页
第三章 我国现行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基本问题与检讨第35-50页
 第一节 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内涵与运作程序第35-38页
  一、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内涵第35-36页
  二、我国代表人诉讼的运作程序第36-38页
 第二节 我国代表人诉讼与美国集团诉讼之比较第38-44页
  一、关于制度设计方面的比较第38-42页
  二、关于功能理念方面的比较第42-44页
 第三节 我国现行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反思和检讨第44-50页
  一、立法粗疏,导致制度缺乏可操作性第44-45页
  二、功能缺损,缺乏正确的立法理念指导第45-48页
  三、司法偏颇,对代表人诉讼不信任第48-50页
第四章 对完善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思考和设想第50-66页
 第一节 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改革的前提和路径第50-54页
  一、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改革的理念前提第50-51页
  二、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改造的路径选择第51-54页
 第二节 我国借鉴美国集团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54-57页
  一、我国借鉴美国集团诉讼制度的必要性第54-55页
  二、我国借鉴美国集团诉讼制度的可行性第55-57页
 第三节 完善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若干设想第57-66页
  一、代表人诉讼适用范围和类型的重新界定第57-59页
  二、诉讼代表人的产生及其权限的扩张第59-61页
  三、代表人诉讼中退出规则和通知规则的构建第61-63页
  四、加强法院对代表人诉讼的监督管理第63-64页
  五、代表人诉讼判决的效力扩张第64-66页
结论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我国法官考评制度的研究
下一篇:政法委制度的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