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炼工业废渣中金的非氰化浸出及过程动力学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24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 ·金的性质及用途 | 第10-12页 |
| ·我国黄金资源状况 | 第12页 |
| ·我国黄金尾矿资源 | 第12-13页 |
| ·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 ·尾矿中回收金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国内外黄金提取技术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 ·动力学研究基础理论 | 第20-22页 |
| ·溶浸过程中的多相反应动力学原理 | 第20页 |
| ·反应过程类型 | 第20-21页 |
| ·反应控制步骤的类型 | 第21页 |
| ·反应宏观动力学 | 第21-22页 |
| ·研究目标及路线 | 第22-24页 |
| 第2章 实验原料及试验方法 | 第24-29页 |
| ·实验原料 | 第24-25页 |
| ·实验物料 | 第24页 |
| ·试样粒度组成 | 第24页 |
| ·试样化学组成 | 第24页 |
| ·试样矿物组成 | 第24-25页 |
| ·实验仪器及实验试剂 | 第25-26页 |
|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 ·实验试剂 | 第25-26页 |
| ·实验方法 | 第26-29页 |
| ·金的测定方法 | 第26-28页 |
| ·矿样浸出方法 | 第28-29页 |
| 第3章 硫脲法浸金实验研究 | 第29-37页 |
| ·浸出条件影响 | 第29-33页 |
| ·硫脲浓度的影响 | 第29-30页 |
| ·硫酸用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 ·浸出时间的影响 | 第31-32页 |
| ·液固比的影响 | 第32-33页 |
| ·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浸出工艺 | 第33-34页 |
| ·预处理实验 | 第34-36页 |
| ·稀硫酸预浸 | 第34-35页 |
| ·焙烧预处理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4章 硫氰酸铵浸取金实验研究 | 第37-45页 |
| ·浸出条件影响 | 第37-42页 |
| ·硫氰酸铵浓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 ·二氧化锰用量的影响 | 第38页 |
| ·浸出时间的影响 | 第38-39页 |
| ·液固比的影响 | 第39-40页 |
| ·pH 值的影响 | 第40-41页 |
| ·硫酸预浸试验 | 第41页 |
| ·最佳浸出条件的确定 | 第41-42页 |
| ·浸金方法选择 | 第42页 |
| ·推荐工艺流程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第5章 浸金动力学实验研究初探 | 第45-51页 |
| ·浸金反应宏观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 第45-48页 |
| ·SCN-浓度对浸金速率的影响及其反应级数的计算 | 第45-46页 |
| ·反应温度对溶金速率的影响及反应活化能的计算 | 第46-48页 |
| ·动力学分析及反应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第48-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附录A 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