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主要观点 | 第13-15页 |
·本文对财政监督问题的提出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监督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相关经济理论分析 | 第18-20页 |
·公共财政理论 | 第18页 |
·寻租理论 | 第18-19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9-20页 |
·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监督的职能和作用 | 第20-22页 |
第3章 中国财政监督的现状、问题及成因 | 第22-29页 |
·中国财政监督的历史沿革 | 第22-26页 |
·1949-1978年的财政监督 | 第22-23页 |
·1978-1993年的财政监督 | 第23-24页 |
·1993年以来的财政监督 | 第24-26页 |
·财政监督实践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6-29页 |
·财政监督制度法律依据层次不高,权威性不足 | 第26-27页 |
·财政监督覆盖范围不全面 | 第27页 |
·财政监督与其他经济监督的关系混乱 | 第27-28页 |
·财政监督信息网络有待进一步完善 | 第28-29页 |
第4章 国外几个国家财政监督的基本做法与经验借鉴 | 第29-35页 |
·国外几个代表性国家的财政监督的基本做法 | 第29-32页 |
·美国的财政监督 | 第29-30页 |
·法国的财政监督 | 第30-31页 |
·韩国的财政监督 | 第31页 |
·日本的财政监督 | 第31-32页 |
·经验借鉴及启示 | 第32-35页 |
·以财政监督法律制度为基础,提升财政监督的权威地位 | 第32-33页 |
·先进的、职责明确的财政专职机构队伍建设 | 第33页 |
·完善的内控机制和内部监督的独立性 | 第33-34页 |
·以财政监督信息化发展为契机,提高财政监督效能 | 第34-35页 |
第5章 公共财政下财政监督体系的构建 | 第35-46页 |
·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监督体系的理论定位 | 第35-37页 |
·财政监督体系的涵义 | 第35页 |
·财政监督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35-36页 |
·财政监督界限分析 | 第36-37页 |
·财政监督体系的实践探索 | 第37-42页 |
·财政监督全程动态监督的构建 | 第39-41页 |
·财政监督循环监督网络的构建 | 第41-42页 |
·构建以财政监督为基础,审计监督、社会监督为辅助的多元化的监督体系 | 第42-46页 |
·财政监督与人大监督、行政监察 | 第43-44页 |
·财政监督与审计监督 | 第44-46页 |
第6章 完善中国财政监督体系的政策建议 | 第46-49页 |
·建立和健全财政监督法律法规体系,增强财政监督工作权威性 | 第46页 |
·畅通财政监督的信息渠道,充分共享监督中的优秀成果 | 第46-47页 |
·联系审计监督,重视发挥派驻机构的作用 | 第47页 |
·建立财政监督文化体系,促进监督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 第47-48页 |
·强化财政监督机构队伍建设,加大财政监督理论的研究 | 第48-4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