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5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基本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基本思路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2. 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18页 |
·失业保险制度的促进就业功能 | 第15页 |
·促进就业功能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18页 |
·促进就业的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促进就业相关理论 | 第16-17页 |
·发挥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的理论 | 第17-18页 |
3.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失业现状和促进就业政策实施情况 | 第18-26页 |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形势的影响 | 第18-20页 |
·我国失业现状 | 第18-19页 |
·我国的再就业率较低 | 第19页 |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形势的影响 | 第19-20页 |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促进就业政策实施情况 | 第20-26页 |
·促进就业政策 | 第20-22页 |
·实施效果 | 第22-26页 |
4.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发挥促进就业功能存在的问题 | 第26-31页 |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立法层次低 | 第26页 |
·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结构不合理 | 第26-27页 |
·失业保险制度设计偏重生活保障 | 第27-28页 |
·失业保险支付标准不合理 | 第28页 |
·失业保险制度缺乏对失业者积极再就业的激励 | 第28页 |
·促进就业培训制度不完善 | 第28-31页 |
5. 国外失业保险制度的促进就业功能 | 第31-36页 |
·各国失业保险制度的促进就业功能 | 第31-34页 |
·法国失业保险资金运用范围广泛 | 第31页 |
·日本的促进就业政策 | 第31-33页 |
·德国具备完善的法律和职业介绍制度 | 第33-34页 |
·英国的就业服务网络和失业保险金的激励作用 | 第34页 |
·美国完备的法律和失业工人分类制度 | 第34页 |
·各国的失业保险制度的促进就业功能总结 | 第34-36页 |
·完备的法律 | 第35页 |
·实行差别性的失业保险金给付期 | 第35页 |
·实行限制性的保险金给付条件 | 第35页 |
·实行浮动性的失业保险征税制度 | 第35页 |
·失业保险基金广泛用于促进就业 | 第35-36页 |
6.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发挥促进就业功能的建议 | 第36-41页 |
·提高立法层次 | 第36页 |
·提高待遇水平,发挥给付期的激励作用 | 第36-37页 |
·合理使用和有效监督管理失业保险基金 | 第37-38页 |
·加大失业保险基金在促进就业方面的支出比例 | 第37页 |
·简化审批程序、降低门槛 | 第37-38页 |
·待遇水平与缴费挂钩机制 | 第38页 |
·发展和完善促进就业培训 | 第38-39页 |
·加大资金投入 | 第38页 |
·完善促进就业培训相关法律 | 第38页 |
·促进就业培训紧密联系市场需求 | 第38-39页 |
·激励失业人员参加就业培训 | 第39页 |
·促进就业培训与资格考试相结合 | 第39页 |
·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的模式 | 第39-40页 |
·创建就业信息网络 | 第40-41页 |
7. 主要研究结论和不足 | 第41-42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41页 |
·主要创新 | 第41页 |
·存在的不足 | 第41-42页 |
后记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附录A | 第47-49页 |
附录B | 第49-5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详细摘要 | 第52-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