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综述 | 第12-27页 |
| 1 烟草青枯病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 ·烟草青枯病背景 | 第12-13页 |
| ·烟草青枯病的发生情况 | 第12页 |
| ·烟草青枯病的症状 | 第12-13页 |
| ·青枯病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13页 |
| ·青枯病的防治措施 | 第13页 |
| ·烟草青枯病的病原菌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 ·烟草青枯病 | 第13页 |
| ·青枯病菌致病机理 | 第13-14页 |
| ·青枯病抗性鉴定 | 第14-15页 |
| ·烟草抗青枯病基因工程研究 | 第15页 |
| 2 特异启动子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 ·启动子的研究 | 第15-16页 |
| ·特异启动子的结构与功能 | 第16-18页 |
| ·种子特异表达启动子 | 第16页 |
| ·叶特异表达启动子 | 第16页 |
| ·韧皮部特异表达启动子 | 第16-17页 |
| ·根特异表达启动子 | 第17页 |
| ·果实特异表达启动子 | 第17页 |
| ·茎特异表达启动子 | 第17页 |
| ·其他组成型特提表达启动子 | 第17-18页 |
| ·诱导型启动子研究 | 第18页 |
| 3 转基因安全性研究 | 第18-20页 |
| ·转基因争论 | 第18-19页 |
| ·提高转基因安全性 | 第19-20页 |
| ·防止外源基因的漂移 | 第19页 |
| ·使用安全标记基因 | 第19页 |
| ·删除标记基因 | 第19-20页 |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21-27页 |
| 第二章 烟草根特异表达基因NtR12全长的克隆与上游启动子序列结构分析 | 第27-34页 |
| 摘要 | 第27-28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 ·材料 | 第28页 |
|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 ·实验试剂 | 第28页 |
| ·方法 | 第28-29页 |
| ·PCR 鉴定特异性 | 第28页 |
| ·PCR 扩增目的片段 | 第28-29页 |
| ·克隆目的片段 | 第29页 |
| ·全长基因拼接及序列分析 | 第29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2页 |
| ·NtR12 基因的全长克隆 | 第29-30页 |
| ·特异启动子全长克隆 | 第30页 |
| ·载体构建 | 第30页 |
| ·NtR12 基因全长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0页 |
| ·NtR12 基因上游启动子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0-31页 |
| ·NtR12 基因上游启动子的遗传鉴定 | 第31-32页 |
| 3 讨论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抗生素自我删除系统的功能鉴定 | 第34-40页 |
| 摘要 | 第34-35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 ·材料 | 第35页 |
| ·方法 | 第35-36页 |
| ·无菌烟草的种植 | 第35页 |
| ·工程菌液的制造 | 第35页 |
| ·烟草转化体系的建立 | 第35-36页 |
| ·地塞米松处理 | 第36页 |
| ·不同浓度地塞米松处理的GUS 染色 | 第36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6-38页 |
| ·p35S-loxp-GUS 工具载体的结构和功能分析 | 第36-37页 |
| ·p35S-loxp-GUS 载体农杆菌介导转化烟草 | 第37页 |
| ·抗生素自我删除体系 | 第37-38页 |
| 3 讨论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抗病基因RIP 与烟草根特异启动子的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 | 第40-48页 |
| 摘要 | 第40-41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 ·材料 | 第41页 |
| ·方法 | 第41-42页 |
| ·核糖体失活蛋白(RIP)基因的克隆 | 第41页 |
| ·根特异启动子的PCR 扩增 | 第41-42页 |
|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2页 |
| ·农杆菌叶盘法介导转化载体Psc1300-P12-RIP | 第42页 |
|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 | 第42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2-46页 |
| ·RIP 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与根特异启动子克隆 | 第42-43页 |
| ·RIP 基因的抗病验证 | 第43页 |
| ·Psc1300-P12-RIP 的鉴定及表达载体构建 | 第43-45页 |
| ·Psc1300-P12-RIP 载体农杆菌介导转入烟草 | 第45-46页 |
| ·转基因烟草植株的功能检测 | 第46页 |
| 3 讨论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 第五章 诱导型启动子携带抗病基因CHI 抗烟草青枯病的研究 | 第48-55页 |
| 摘要 | 第48-49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0页 |
| ·材料 | 第49页 |
| ·方法 | 第49-50页 |
| ·无菌烟草的种植 | 第49页 |
| ·工程菌液的制造 | 第49页 |
| ·农杆菌叶盘法介导转化载体Psc1300-P1-CHI | 第49-50页 |
|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 | 第50页 |
| ·转基因植株接种烟草青枯菌抗性鉴定 | 第50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0-52页 |
| ·重组质粒PSC1300-P1-CHI 转化烟草 | 第50页 |
|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 | 第50-51页 |
| ·转基因烟草植株抗青枯菌接种鉴定 | 第51页 |
| ·转基因烟草植株T1 的分子检测 | 第51-52页 |
| 3 讨论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 第六章 烟草根特异启动子携带抗病基因CHI 的遗传转化 | 第55-61页 |
| 摘要 | 第55-56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6-57页 |
| ·材料 | 第56页 |
| ·方法 | 第56-57页 |
| ·特异启动子目的片段与目的基因CHI 的获得 | 第56页 |
|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6页 |
| ·农杆菌叶盘法介导转化载体Psc1300-P12-CHI | 第56-57页 |
|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 | 第57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7-58页 |
| ·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sc1300-P12-CHI | 第57页 |
| ·农杆菌介导转化烟草 | 第57-58页 |
|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 | 第58页 |
| 3 讨论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 附录 | 第61-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