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3页 |
·研究背景 | 第15页 |
·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 第15-31页 |
·桩基础计算方法概述 | 第15-21页 |
·桩土界面特征的研究 | 第21-27页 |
·桩端持力层对侧摩阻力的影响 | 第27-29页 |
·抗拔侧阻力与抗压侧阻力关系的研究 | 第29-31页 |
·本论文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31-32页 |
·论文的内容提纲 | 第32-33页 |
第二章 桩侧摩阻力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33-47页 |
·引言 | 第33页 |
·强度的影响 | 第33-39页 |
·桩土界面强度的影响 | 第33-34页 |
·土层强度的影响 | 第34-39页 |
·土体材料特性的影响—“深度效应” | 第39-41页 |
·桩土共同体刚度的影响—“有效桩长” | 第41-43页 |
·土层侧阻或端阻发挥不同步对侧摩阻力分布的影响 | 第43-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章 基于ADINA 软件的桩侧摩阻力分析方法 | 第47-63页 |
·引言 | 第47页 |
·计算方法的选用 | 第47-48页 |
·本构关系及分析假定 | 第48-54页 |
·桩、土的本构模型 | 第48-52页 |
·界面接触模型 | 第52-53页 |
·基本假定 | 第53-54页 |
·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ADINA 建模过程 | 第54-56页 |
·使用ADINA 软件进行桩土界面摩擦粘着特性研究的一般过程 | 第56-58页 |
·有限元分析结果的验证 | 第58-59页 |
·模型计算的主要参数及其影响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四章 预应力管桩侧摩阻力特性的研究 | 第63-97页 |
·引言 | 第63页 |
·预应力管桩的内力测试试验与分析 | 第63-79页 |
·试验的特点 | 第63页 |
·试验桩情况及地质情况 | 第63-65页 |
·试验基本原理 | 第65-68页 |
·试验方法 | 第68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68-73页 |
·有限元分析 | 第73-77页 |
·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总结 | 第77-79页 |
·抗拔桩对比试验与分析 | 第79-87页 |
·试验概况 | 第79页 |
·试验仪器设备、方法和标准 | 第79-81页 |
·成桩情况 | 第81-82页 |
·试验过程及试验结果 | 第82-83页 |
·有限元分析 | 第83-86页 |
·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总结 | 第86-87页 |
·桩端持力层性状及桩受力方向对侧摩阻力影响的分析 | 第87-95页 |
·模拟计算的模型及参数 | 第87-89页 |
·模拟计算的结果 | 第89-91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91-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第五章 灌注桩的侧摩阻力特性的研究 | 第97-123页 |
·引言 | 第97页 |
·钻孔灌注桩内力测试的试验与分析 | 第97-112页 |
·试验概况 | 第97-98页 |
·试验桩地质概况及成桩情况 | 第98页 |
·试验仪器设备、方法和标准 | 第98-100页 |
·试验结果 | 第100-105页 |
·桩土临界位移的讨论 | 第105-106页 |
·有限元分析 | 第106-111页 |
·试验及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总结 | 第111-112页 |
·桩岩侧摩阻力的试验与分析 | 第112-121页 |
·基岩内混凝土短桩的试验 | 第112-116页 |
·有限元法分析及讨论 | 第116-121页 |
·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总结 | 第121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123页 |
结论 | 第123-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6-138页 |
致谢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