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

中国经济体制模式转换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6页
绪论第16-29页
 一、选题的意义与概念界定第16-19页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9-26页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结构与方法第26-27页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27-29页
第一章 作为体制模式转换的经济改革第29-46页
 第一节 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背景第29-37页
  一、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第29-34页
  二、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的内在缺陷第34-37页
 第二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和探索第37-46页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破茧第37-38页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第38-40页
  三、宏观经济制度改革不断深入第40-43页
  四、对外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第43-46页
第二章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第46-75页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确立第46-54页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第46-48页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确立第48-54页
 第二节 世界主要市场经济模式的比较第54-63页
  一、发达国家几种典型市场经济模式的对比分析第55-59页
  二、转型期中国政府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第59-61页
  三、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61-63页
 第三节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基本架构第63-75页
  一、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第63-64页
  二、市场为基础的调节机制第64-69页
  三、分层次的决策体系第69-71页
  四、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第71-73页
  五、全方位开放体系第73-75页
第三章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模式转换的动力机制第75-96页
 第一节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模式转换的内生动力第76-85页
  一、体制变革与经济增长第76-79页
  二、中国经济体制模式转换的根本动力第79-81页
  三、中国经济体制模式转换的直接动力第81-85页
 第二节 意识形态、地方政府与制度变迁第85-93页
  一、作为制度的意识形态第85-88页
  二、意识形态与制度变迁第88-91页
  三、意识形态与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第91-93页
 第三节 对外开放与经济体制模式转换第93-96页
第四章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模式转换的演进路径第96-114页
 第一节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模式转换的历史进程第96-104页
  一、体制改革的启动和局部实验(1978-1984)第96-98页
  二、体制改革目标的拓展(1984-1992)第98-100页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992-2002)第100-102页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与完善(2002-)第102-104页
 第二节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模式转换的演进方式第104-114页
  一、制度变迁第104-107页
  二、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模式转换方式第107-114页
第五章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模式转换的绩效研究第114-143页
 第一节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模式转换的基本成就第114-119页
  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第114-116页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第116页
  三、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第116-118页
  四、政府职能发生转变第118-119页
 第二节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模式转换的基本经验第119-133页
  一、"中国模式"的提出第119-127页
  二、跨越新自由主义陷阱第127-133页
 第三节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模式转换面临的问题第133-143页
第六章 推进体制模式转换,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第143-172页
 第一节 制度创新的主体第143-152页
  一、制度创新的宏观主体:中央政府第144-147页
  二、制度创新的中观主体:地方政府第147-150页
  三、制度创新的微观主体:企业、个人、中间组织第150-152页
 第二节 中国经济体制模式创新变革的必要性第152-165页
  一、制度绩效递减第152-155页
  二、渐进式改革的局限性第155-160页
  三、制度内卷化倾向与改革的临界点第160-165页
 第三节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当前任务第165-172页
  一、改革面临的新形势第165-166页
  二、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第166-172页
结论第172-175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75-18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86-18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87页

论文共1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组织环境因素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关联性研究--以中国上市公司为例
下一篇:民国《经济评论》(1947-1949)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