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VM的城市居民生态消费行为模式识别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1 绪论 | 第9-18页 |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国内外生态消费行为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外模式识别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国内外支持向量机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7页 |
| ·生态消费的内涵及特征 | 第18-20页 |
| ·生态消费的内涵 | 第18-19页 |
| ·生态消费的特征 | 第19-20页 |
| ·模式识别基本理论 | 第20-23页 |
| ·模式识别的涵义 | 第20-21页 |
| ·模式识别的系统结构 | 第21-22页 |
| ·模式识别方法比较 | 第22-23页 |
| ·支持向量机基本理论 | 第23-26页 |
| ·支持向量机原理 | 第23-24页 |
| ·线性最优超平面 | 第24-25页 |
| ·非线性支持向量机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3 居民生态消费行为统计分析及分类指标体系构建 | 第27-39页 |
| ·问卷设计概述 | 第27-28页 |
| ·问卷设计原则 | 第27页 |
| ·问卷设计流程 | 第27-28页 |
| ·问卷内容设计 | 第28页 |
| ·问卷结果分析 | 第28-31页 |
| ·问卷统计分布 | 第28-30页 |
| ·问卷信度分析 | 第30-31页 |
| ·居民生态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34页 |
| ·居民生态消费行为分类指标体系构建 | 第34-38页 |
| ·居民生态消费行为特征选取 | 第34-38页 |
| ·居民生态消费行为分类指标体系构成 | 第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4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居民生态消费行为分类模型构建 | 第39-49页 |
| ·样本选取及数据处理 | 第39-42页 |
| ·核函数的选择 | 第42-46页 |
| ·线性核函数 | 第42-43页 |
| ·多项式核函数 | 第43-44页 |
| ·高斯径向基核函数 | 第44-46页 |
| ·算法的选择 | 第46-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5 基于居民生态消费行为分类的培养对策研究 | 第49-57页 |
| ·培养对策的总体设计 | 第49-52页 |
| ·培养对策的初步构思 | 第49页 |
| ·培养对策实施的有效途径 | 第49-52页 |
| ·基于居民生态消费行为分类的培养对策设计 | 第52-55页 |
| ·分类培养的对策建议 | 第52-53页 |
| ·分类培养的具体措施 | 第53-54页 |
| ·居民生态消费教育体系构建 | 第54-55页 |
| ·居民生态消费培养对策实施的政府保障机制构建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结论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附录1 城市居民生态消费意识与参与行为调查问卷 | 第63-6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