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3页 |
| ·3d 过渡金属团簇的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 ·金团簇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 ·论文选题及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 2 理论计算方法 | 第13-16页 |
| ·密度泛函理论简介 | 第13-15页 |
| ·本论文中使用的科学计算软件 | 第15-16页 |
| 3 氮掺杂对铁、钴、镍团簇结构和磁性的影响 | 第16-31页 |
| ·引言 | 第16页 |
| ·计算方法 | 第16-17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17-30页 |
| ·几何结构 | 第17-22页 |
| ·结构稳定性和磁距 | 第22-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4 Au_(18) 同分异构体、球型芳香性和一类细的金纳米管 | 第31-38页 |
| ·引言 | 第31-32页 |
| ·计算细节 | 第32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32-36页 |
| ·Au_(18) 团簇的同分异构体 | 第32-34页 |
| ·Au_(18) 团簇的球型芳香性和电子结构 | 第34-35页 |
| ·基于D_(4d) 结构Au_(18) 的一系列金纳米管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 5 Au_n(n=20-32)团簇最低能量结构的演化 | 第38-47页 |
| ·引言 | 第38-39页 |
| ·计算细节 | 第3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9-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6 Eu@ Au_(32) 的结构和稳定性 | 第47-50页 |
| ·引言 | 第47页 |
| ·Au_n 和Eu@ Au_n(n=29-35)团簇的稳定性 | 第47-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结论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