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标识优化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历史背景 | 第10-11页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景区标识设计的符号化传达 | 第11页 |
·景区标识的设计特征 | 第11页 |
·景区标识形态的概念设计和优化设计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的旅游业背景和现实意义 | 第12-14页 |
·本课题研究的旅游业背景 | 第12页 |
·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2-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2章 景区标识设计的历史与现状 | 第15-19页 |
·景区标识设计的历史 | 第15页 |
·景区标识设计的现状 | 第15-17页 |
·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 | 第16页 |
·旅游区对标识的重视不够 | 第16页 |
·缺乏特色及文化内涵 | 第16页 |
·景区标识与环境不协调 | 第16页 |
·旅游区标识的内容单一没有新意 | 第16-17页 |
·旅游业的急速发展 | 第17页 |
·景区标识广泛使用提升对标识的要求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景区标识设计概念及要素 | 第19-25页 |
·景区标识系统的概念 | 第19页 |
·景区标识设计的符号化表达 | 第19-21页 |
·符号原理与景区标识 | 第19-20页 |
·景区标识符号的分类 | 第20-21页 |
·景区标识系统功能意义 | 第21-23页 |
·引导旅游者游览活动的完成 | 第21-22页 |
·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 | 第22页 |
·引导游客行为,促进管理的实施 | 第22-23页 |
·景区标识设计的要素 | 第23页 |
·景区标识的分类 | 第23-24页 |
·空间导向类标识 | 第23-24页 |
·说明性标识 | 第24页 |
·限制性标识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4章 景区标识的设计特征 | 第25-28页 |
·注重环境性 | 第25页 |
·注重视觉性 | 第25-26页 |
·注重技术性 | 第26页 |
·注重艺术性 | 第26-27页 |
·注重整体规范性 | 第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5章 景区标识系统规划设计指导理论、设计原则 | 第28-30页 |
·景区标识系统设计存在的误区 | 第28页 |
·标识作用简单 | 第28页 |
·标识规划无序,规范不够 | 第28页 |
·标识的协调性差 | 第28页 |
·景区标识规划设计的指导理论、设计原则 | 第28-29页 |
·指导理论 | 第28页 |
·景区标识规划要遵循的3 个原则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6章 景区标识系统优化设计 | 第30-44页 |
·景区标识系统设计存在的误区 | 第30-31页 |
·标识作用简单 | 第30页 |
·规范化设计 | 第30页 |
·系统化设计 | 第30-31页 |
·绿色环保设计理念 | 第31页 |
·景区标识元素设计 | 第31-33页 |
·景区标识的体量、视角设计 | 第31-32页 |
·景区标识文本设计 | 第32-33页 |
·景区标识形态设计 | 第33-35页 |
·有机形态的标识设计 | 第33-34页 |
·无机形态的标识设计 | 第34-35页 |
·景区标识整体优化设计 | 第35-38页 |
·景区标识设计切入点分析 | 第35-37页 |
·景区标识的规划及功能设计 | 第37-38页 |
·景区标识细化设计 | 第38-42页 |
·景区标识的工艺设计 | 第42-43页 |
·旅游景区标识设计施工流程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7章 景区标识优化设计的反思和启示 | 第44-47页 |
·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发展 | 第44页 |
·新环境下关注旅游者的出行方式及需求 | 第44-45页 |
·注重与环境的协调和环保,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战略 | 第45页 |
·景区标识系统设计的前瞻性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个人简历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