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2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 第14-19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 第14-15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成与特点 | 第15-17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 | 第17-19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非视距定位概念 | 第19-25页 |
·基本术语 | 第19-20页 |
·典型的Range-Based定位算法 | 第20-24页 |
·定位算法的性能评价标准 | 第24-25页 |
·节点非视距定位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25-30页 |
·非视距定位技术的分类 | 第25-27页 |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7-30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30-32页 |
第2章 抑制NLOS误差的新型残差加权定位算法 | 第32-52页 |
·引言 | 第32页 |
·NLOS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 第32-35页 |
·NLOS误差 | 第32-34页 |
·NLOS对定位的影响 | 第34-35页 |
·经典的NLOS误差抑制方法 | 第35-38页 |
·Wylie方法 | 第35页 |
·二次规划优化算法 | 第35-36页 |
·残差加权(Rwgh)定位算法 | 第36-38页 |
·迭代最小残差(IMR)定位算法 | 第38页 |
·最小二乘法(LS)的改进 | 第38-46页 |
·系统模型 | 第38-39页 |
·非线性最小二乘法(NLS) | 第39页 |
·泰勒级数展开最小二乘法(Taylor-LS) | 第39-42页 |
·常规线性最小二乘法(LLS) | 第42-43页 |
·线性定位线最小二乘法(LLOP-LS) | 第43-44页 |
·鲁棒性线性最小二乘法(RLLS) | 第44-45页 |
·仿真分析 | 第45-46页 |
·新型残差加权定位算法 | 第46-47页 |
·算法分析与仿真 | 第47-51页 |
·算法计算量分析 | 第47-48页 |
·计算机仿真 | 第48-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3章 基于距离几何的非视距定位算法 | 第52-69页 |
·引言 | 第52页 |
·几何关系定位方法 | 第52-56页 |
·目标函数 | 第53-54页 |
·定位圆交点坐标 | 第54-56页 |
·目标节点坐标估计 | 第56页 |
·DGL定位算法 | 第56-66页 |
·目标函数的修正 | 第56-58页 |
·Cayley-Menger行列式 | 第58-59页 |
·比例因子等式约束条件 | 第59-61页 |
·比例因子不等式约束条件 | 第61-63页 |
·比例因子的求解 | 第63-66页 |
·仿真分析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4章 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定位算法 | 第69-86页 |
·引言 | 第69-70页 |
·典型的分布式定位算法 | 第70-73页 |
·DV-hop定位算法和Euclidean定位算法 | 第70-71页 |
·AHLos和N-hop Multilateration定位算法 | 第71-73页 |
·wbf-Euclidean定位策略 | 第73-81页 |
·多跳Euclidean距离估计 | 第73-75页 |
·节点的临时位置坐标计算 | 第75-76页 |
·引入自信因子抑制误差累积 | 第76-77页 |
·节点信息的交换 | 第77-80页 |
·wbf-Euclidean定位过程描述 | 第80-81页 |
·算法仿真 | 第81-85页 |
·锚节点比例对定位的影响 | 第81-83页 |
·测距误差对定位的影响 | 第83-84页 |
·自信因子门限值对定位的影响 | 第84-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5章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研究 | 第86-105页 |
·概述 | 第86-87页 |
·矿井安全监测系统组成结构 | 第87-92页 |
·监测系统模块组成 | 第87-88页 |
·监测系统总体结构 | 第88-89页 |
·传感器节点体系结构 | 第89-91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 | 第91-92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机制 | 第92-99页 |
·相关工作 | 第92-93页 |
·链路传输的可靠性 | 第93-94页 |
·报警信息路由 | 第94-95页 |
·常规信息路由 | 第95-97页 |
·路由更新 | 第97页 |
·仿镇结果与分析 | 第97-99页 |
·矿井人员RSSI自校正定位机制 | 第99-104页 |
·无线信道传输模型 | 第99-101页 |
·模型参数的校正 | 第101-102页 |
·矿工人员位置坐标的确定 | 第102-103页 |
·仿真分析 | 第103-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5-108页 |
·全文总结 | 第105-106页 |
·下一步主要工作 | 第106-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9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9-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