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CE卫星重力梯度测量数据的预处理研究
序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目录 | 第11-14页 |
图索引 | 第14-16页 |
表索引 | 第16-18页 |
缩略词 | 第18-2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0-33页 |
·引言 | 第20-22页 |
·新一代卫星重力探测技术发展概况 | 第22-27页 |
·卫星重力梯度数据处理的方法与进展 | 第27-31页 |
·卫星重力梯度边值问题 | 第27-28页 |
·时域法 | 第28页 |
·空域法 | 第28-29页 |
·数据预处理 | 第29-31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1-33页 |
第二章 卫星重力梯度测量基础理论 | 第33-55页 |
·时间系统 | 第33-37页 |
·坐标系统 | 第37-43页 |
·协议惯性坐标系(CIS) | 第37-38页 |
·协议地球系统(CTS) | 第38-39页 |
·卫星局部轨道坐标系(LORF) | 第39-40页 |
·局部指北坐标系(LNOF) | 第40页 |
·加速度计电极系统参考框架(AESRF) | 第40页 |
·加速度计参考框架(ARF) | 第40-41页 |
·单轴梯度仪参考框架(OAGRF) | 第41-42页 |
·重力梯度仪参考框架(GRF) | 第42页 |
·星象仪参考框架(SSRF) | 第42-43页 |
·不同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 | 第43-47页 |
·卫星相关坐标系至CIS的转换 | 第44-45页 |
·CIS至CTS的转换 | 第45-46页 |
·大地坐标系与空间直角坐标系的转换 | 第46-47页 |
·卫星重力梯度测量基本原理 | 第47-54页 |
·重力梯度的观测方程 | 第47-52页 |
·重力梯度张量在不同坐标系间的转换关系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三章 GOCE卫星任务及其数据预处理方案 | 第55-85页 |
·GOCE卫星任务概况 | 第55-58页 |
·GOCE卫星研发历史及现状 | 第55-57页 |
·GOCE任务的科学目标及技术特点 | 第57-58页 |
·GOCE卫星系统组成 | 第58-71页 |
·空间部分 | 第59-67页 |
·核心载荷 | 第60-62页 |
·二级载荷 | 第62-63页 |
·相关平台 | 第63-65页 |
·卫星轨道参数 | 第65-67页 |
·地面部分 | 第67-70页 |
·用户部分 | 第70-71页 |
·GOCE卫星数据级别分类 | 第71-74页 |
·GOCE任务误差特性分析 | 第74-78页 |
·重力梯度观测值的误差特性 | 第74-77页 |
·卫星轨道精密定轨的误差特性 | 第77-78页 |
·GOCE数据处理流程 | 第78-80页 |
·L1b数据预处理方案 | 第80-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四章 重力梯度观测数据的时变重力场效应改正 | 第85-114页 |
·潮汐影响 | 第85-100页 |
·潮汐现象 | 第85-86页 |
·引潮力与引潮位 | 第86-91页 |
·引潮力 | 第86-89页 |
·引潮力位 | 第89-91页 |
·天文潮汐 | 第91-94页 |
·固体潮汐 | 第94-97页 |
·海潮 | 第97-99页 |
·极潮 | 第99-100页 |
·非潮汐影响 | 第100-104页 |
·大气与海洋质量变化 | 第101-102页 |
·陆地水质量变化 | 第102-104页 |
·数值计算与分析 | 第104-113页 |
·潮汐影响的计算与分析 | 第104-110页 |
·非潮汐影响的计算与分析 | 第110-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第五章 重力梯度观测数据的粗差探测方法 | 第114-132页 |
·粗差的概念与分类 | 第114-116页 |
·粗差探测依据与评定指标 | 第116-118页 |
·粗差探测依据 | 第116-117页 |
·粗差探测评定指标 | 第117-118页 |
·统计检验方法 | 第118-122页 |
·阈值法 | 第119-120页 |
·Grubbs检验法 | 第120-121页 |
·Dixon检验法 | 第121-122页 |
·小波分析方法 | 第122-124页 |
·数值计算与分析 | 第124-130页 |
·数据模拟 | 第124-125页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125-129页 |
·组合粗差探测方法 | 第129-130页 |
·本章小结 | 第130-132页 |
第六章 重力梯度观测数据的外部校准方法 | 第132-149页 |
·概述 | 第132-133页 |
·基于地球重力场模型的外部校准方法 | 第133-140页 |
·数值计算与分析 | 第134-140页 |
·数据模拟 | 第134页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134-140页 |
·基于高-低卫卫跟踪数据的外部校准方法 | 第140-141页 |
·基于高精度地面重力数据的外部校准方法 | 第141-148页 |
·数值计算与分析 | 第143-148页 |
·采用的数据资料 | 第143-145页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145-148页 |
·本章小结 | 第148-149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49-152页 |
·主要研究工作 | 第149-150页 |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第150-152页 |
附录 | 第152-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154-16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60-16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61-162页 |
致谢 | 第162-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