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一体化网络下支持QoS的交换技术研究

表目录第1-8页
图目录第8-11页
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1页
   ·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6-20页
   ·一体化网络研究第20-28页
     ·一体化网络体系结构第20-24页
     ·一体化网络中的交换与路由第24-28页
   ·本文研究思路与研究工作第28-30页
   ·本文结构安排第30-31页
第二章 支持QoS的交换结构及调度算法分析第31-44页
   ·引言第31页
   ·典型交换结构分析第31-37页
     ·分组交换Crossbar型交换结构第31-32页
     ·交叉点无缓存Crossbar型交换结构第32-35页
     ·交叉点带缓存Crossbar型交换结构第35-37页
   ·支持QoS的调度算法分析第37-41页
     ·基于OQ结构的典型调度算法分析第37-38页
     ·基于IQ结构的典型调度算法分析第38-39页
     ·基于CIOQ结构的典型调度算法分析第39-40页
     ·基于CICQ结构的典型调度算法分析第40-41页
   ·基于标识支持QoS的交换技术分析第41-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三章 基于标识支持区分QoS的CICQ调度机制研究第44-64页
   ·引言第44-45页
   ·相关术语及定义第45-50页
   ·DS-CICQ交换结构第50-52页
   ·ID-DDRR调度算法第52-58页
     ·带宽分配方案第52-53页
     ·两个调度阶段第53-55页
     ·关于份额函数第55页
     ·ID-DDRR算法描述第55-58页
   ·性能评估第58-63页
     ·算法理论分析第58页
     ·算法公平性证明第58-59页
     ·算法仿真实验分析第59-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四章 基于标识支持区分QoS的新型PPS解决方案第64-101页
   ·引言第64页
   ·并行交换现状分析第64-68页
   ·PSVIOQ-CICQ解决方案第68-79页
     ·PSVIOQ-CICQ交换结构第68-70页
     ·相关概念和约定第70-71页
     ·负载均衡算法第71-72页
     ·DDRRP信元重组算法第72-74页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74-79页
     ·总结第79页
   ·PSCICQ解决方案第79-95页
     ·PSCICQ交换结构第80-81页
     ·相关定义第81-82页
     ·解复用器负载分担算法第82-84页
     ·中心交换平面调度机制第84-86页
     ·DPRR汇聚模块调度机制第86-88页
     ·性能分析第88-90页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90-95页
   ·PSCICQ和PSVIOQ-CICQ的比较第95-99页
   ·本章小结第99-101页
第五章 基于效用函数支持QoS的交换结构性能评价模型第101-116页
   ·引言第101-102页
   ·业务流的效用函数现状分析第102页
   ·业务流的时延效用函数第102-105页
     ·语音流的时延效用函数第102-103页
     ·视频流的时延效用函数第103-104页
     ·TCP流的时延效用函数第104页
     ·三种业务流的时延效用函数第104-105页
   ·基于时延的效用函数评价模型第105-112页
     ·评价等级定义第105-106页
     ·评价模型构建第106页
     ·评价模型分析第106-107页
     ·评价模型的扩展第107-110页
     ·仿真实验分析第110-112页
   ·双指标效用函数评价模型第112-115页
     ·双指标模型的构建第112-113页
     ·双指标评价模型分析第113-115页
   ·本章小结第115-116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116-120页
   ·本文总结与创新点第116-118页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18-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28页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第128-131页
致谢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地图可用性工程研究
下一篇: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AS级互联网拓扑建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