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5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5-39页 |
一、TOR的功能及其信号通路 | 第15-32页 |
1. 酵母TOR分子结构及信号转导 | 第15-18页 |
·酵母中TOR的分子结构 | 第16页 |
·酵母中TOR的复合物及其主要功能 | 第16-18页 |
2. mTOR分子结构及信号转导 | 第18-28页 |
·mTOR的分子结构 | 第18-20页 |
·mTOR信号传导的中心复合物 | 第20-21页 |
·mTOR信号通路的上游调控因子及响应信号 | 第21-24页 |
·mTOR的下游信号通路 | 第24-28页 |
·mTOR的研究方向 | 第28页 |
3. 植物中对TOR的研究 | 第28-32页 |
·AtTOR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功能 | 第28-29页 |
·AtTOR的信号途径 | 第29-31页 |
·其他植物中TOR基因的研究 | 第31-32页 |
·植物中TOR的研究方向 | 第32页 |
二、盐芥(Thellungiella halophila)的研究进展 | 第32-36页 |
1. 盐芥——耐盐模式植物 | 第32-33页 |
2. 盐芥的耐逆性研究 | 第33页 |
3. 盐芥的耐盐性研究 | 第33-36页 |
·盐芥耐盐生理的研究 | 第33-34页 |
·盐芥耐盐的分子遗传研究 | 第34-36页 |
·盐芥的研究方向及展望 | 第36页 |
三、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36-39页 |
第二部分 实验论文 | 第39-149页 |
第一章 拟南芥TOR的功能研究 | 第39-109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39-43页 |
1. 植物材料 | 第39页 |
2. 菌种及质粒 | 第39页 |
3. 酶及化学试剂 | 第39页 |
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9-40页 |
5. 培养基 | 第40-41页 |
6. 引物序列 | 第41-43页 |
二、实验方法 | 第43-78页 |
1. 常用分子生物学试剂的配制方法(参考《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附录) | 第43-45页 |
2. 基本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 第45-54页 |
3. AtTOR基因沉默(RNAi)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4-59页 |
4. AtTOR基因启动子-GUS融合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9-63页 |
5. AtTOR基因GFP融合蛋白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3-69页 |
6.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和植物表达载体的农杆菌转化 | 第69-70页 |
7. 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的转化(花浸染法) | 第70-71页 |
8. AtTOR在拟南芥中的表达分析 | 第71-74页 |
9. AtTOR-RNAi转基因拟南芥的分析 | 第74-76页 |
10. AtTOR::GUS转基因拟南芥的表达及组织定位分析 | 第76-77页 |
11. AtTOR-GFP转基因拟南芥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 第77-78页 |
三、实验结果 | 第78-107页 |
1. AtTOR在拟南芥中的表达分析 | 第78-81页 |
2. AtTOR基因沉默(RNAi)的研究 | 第81-90页 |
3. AtTOR启动子的研究 | 第90-98页 |
4. AtTOR蛋白亚细胞定位的研究 | 第98-107页 |
四、讨论 | 第107-109页 |
第二章 盐芥TOR的功能研究 | 第109-149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109-111页 |
1. 植物材料 | 第109页 |
2. 菌种及质粒 | 第109页 |
3. 酶及化学试剂 | 第109页 |
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09页 |
5. 培养基 | 第109页 |
6. 引物序列 | 第109-111页 |
二、实验方法 | 第111-125页 |
1. 常用分子生物学试剂的配制方法(参考《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附录 | 第111-112页 |
2. 基本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 第112页 |
3. 盐芥ThTOR基因的克隆 | 第112-116页 |
4. ThTOR基因沉默(RNAi)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116-119页 |
5. ThTOR基因组过量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119-123页 |
6. ThTOR在盐芥中的表达分析 | 第123-124页 |
7. 雷帕霉素对盐芥的影响 | 第124-125页 |
三、实验结果 | 第125-146页 |
1. ThTOR基因的克隆 | 第125-132页 |
2. ThTOR在盐芥中的表达分析 | 第132-135页 |
3. ThTOR基因沉默(RNAi)的研究 | 第135-140页 |
4. ThTOR基因组过量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140-143页 |
5. 雷帕霉素对盐芥发育的影响 | 第143-146页 |
四、讨论 | 第146-149页 |
参考文献 | 第149-158页 |
附录 | 第158-1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 第175-176页 |
致谢 | 第1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