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20页 |
| ·煤炭资源潜力预测概述 | 第10-13页 |
| ·原地矿部全国煤炭资源远景预测工作(1983—1992) | 第10-11页 |
| ·煤炭工业部门三次全国性的煤炭资源预测工作概况 | 第11-13页 |
| ·GIS 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现状 | 第13-15页 |
| ·国外现状 | 第13-14页 |
| ·国内现状 | 第14-15页 |
| ·MapGIS 应用在预测中的优点 | 第15-16页 |
| ·基于 MapGIS 的矿产资源潜力预测技术流程 | 第16-17页 |
| ·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现状数据整理 | 第16页 |
| ·煤炭资源潜力预测 | 第16页 |
| ·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前景评价 | 第16-17页 |
| ·潜力评价工作总体技术流程 | 第17-20页 |
| ·充分收集各类地质资料 | 第17页 |
| ·地质调查 | 第17页 |
| ·综合分析研究 | 第17页 |
| ·编制预测系列图件 | 第17-18页 |
| ·煤炭资源潜力预测预测 | 第18页 |
| ·工作区数据库建设 | 第18-20页 |
| 2 预测区基础资料收集 | 第20-24页 |
| ·资料收集的基本要求 | 第20页 |
| ·资料收集范围 | 第20-23页 |
| ·工作区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资料 | 第20-21页 |
| ·工作区区域地球物理调查 | 第21页 |
| ·工作区区域遥感调查 | 第21页 |
| ·收集准备地理地图 | 第21页 |
| ·工作区煤炭地质勘查工作 | 第21页 |
| ·原地矿部全国煤炭资源远景预测工作中涉及内容 | 第21-22页 |
| ·原煤炭工业部第三次全国煤田预测涉及工作区内容 | 第22页 |
| ·地矿、石油、核工业等钻探资料 | 第22页 |
| ·煤炭生产资料 | 第22-23页 |
| ·资料整理与存档 | 第23页 |
| ·资料分类 | 第23页 |
| ·资料整理 | 第23页 |
| ·存档 | 第23页 |
| ·理论资料收集 | 第23-24页 |
| 3 预测工作规范建立 | 第24-32页 |
| ·采用的主要国家标准和规范 | 第24页 |
| ·图示规范及图件要求 | 第24-32页 |
| ·煤田地质图 | 第25-26页 |
| ·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现状图 | 第26-28页 |
| ·煤田构造纲要图图式规定 | 第28-29页 |
| ·煤田潜力预测图 | 第29-32页 |
| 4 建立预测区空间数据库 | 第32-36页 |
| ·单个潜力预测图件的制图流程 | 第32-34页 |
| ·潜力预测系列图件的制作流程 | 第34-36页 |
| 5 建立预测区属性数据库 | 第36-42页 |
| ·数据结构 | 第36-37页 |
| ·属性编码 | 第37-40页 |
| ·属性输入 | 第40-42页 |
| 6 预测区潜力预测 | 第42-50页 |
| ·预测区潜力预测方法 | 第42页 |
| ·确定预测区的基本要求和程序 | 第42-43页 |
| ·预测要素的确定 | 第43-44页 |
| ·潜在资源量估算 | 第44-45页 |
| ·潜在的资源量分级 | 第45-46页 |
| ·预测远景区的分类 | 第46页 |
| ·潜在资源量的统计 | 第46-47页 |
| ·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前景预测 | 第47-50页 |
| ·潜在资源开发利用优度的划分 | 第47页 |
| ·划分依据 | 第47-50页 |
| 7 应用实例 | 第50-68页 |
| ·台前预测区概述 | 第50页 |
| ·以往地质工作 | 第50-52页 |
| ·资料分析提取 | 第52-58页 |
| ·区域地层 | 第52-53页 |
| ·含煤地层 | 第53-57页 |
| ·主要构造及其描述 | 第57-58页 |
| ·资料的规范化 | 第58页 |
| ·预测区空间数据库建立 | 第58-61页 |
| ·预测区属性数据库建立 | 第61页 |
| ·预测区煤炭资源潜力预测 | 第61-63页 |
| ·制作预测区潜力预测图 | 第63-68页 |
| 8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 ·结论 | 第68页 |
| ·展望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作者简历 | 第73-74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