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水文科学(水界物理学)论文--水文分析与计算论文

黄河中游产流机制变化综合判别指标构建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第12-16页
        1.2.1 产流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黄河中游产流变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3 目前存在的问题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6-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页
        1.3.2 技术路线第16-19页
2 典型研究区概况第19-23页
    2.1 典型研究区概况第19-21页
        2.1.1 静乐第19-20页
        2.1.2 佳芦河第20-21页
    2.2 基础数据第21-23页
        2.2.1 气象水文数据第21页
        2.2.2 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第21-23页
3 产流机制变化判别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第23-40页
    3.1 产流理论辨析第23-26页
    3.2 产流机制判别综合指标构建第26-32页
        3.2.1 初始产流机制判别评价指标体系第26-28页
        3.2.2 优化产流机制判别指标评价体系第28页
        3.2.3 指标权重评估方法第28-32页
    3.3 产流机制判别指标阈值推求方法第32-36页
        3.3.1 平均超出量第32页
        3.3.2 广义帕累托分布第32-34页
        3.3.3 广义帕累托分布的参数估计第34-35页
        3.3.4 拟合检验第35-36页
    3.4 水文分析方法第36-40页
        3.4.1 Mann-Kendall非参数秩序检验法第36-37页
        3.4.2 双累积曲线法第37页
        3.4.3 潜在蒸散发计算方法第37-38页
        3.4.4 水文变异诊断系统第38-40页
4 静乐研究区产流机制变化判别综合指标构建第40-59页
    4.1 静乐站控制流域流域降雨径流特征及产流机制辨析第40页
    4.2 静乐站控制流域下垫面指标提取及特征分析第40-54页
        4.2.1 NDVI的变化特征第40-44页
        4.2.2 叶面积指数LAI的变化特征第44-47页
        4.2.3 植被覆盖度的变化特征第47-50页
        4.2.4 前期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特征第50-51页
        4.2.5 土壤裸露指数的变化特征第51-54页
    4.3 产流机制变化综合判别指标构建第54-56页
        4.3.1 产流机制判别指标的权重第54-55页
        4.3.2 产流机制判别综合指标第55-56页
    4.4 产流机制判别评价指标的评判阈值第56-57页
        4.4.1 参数估计第56-57页
        4.4.2 混合-蓄满阈值的推求第57页
        4.4.3 模型检验第57页
        4.4.4 超渗-混合阈值的推求第57页
    4.5 流域产流模式分布辨析第57-59页
5 佳芦河产流机制辨析及阈值检验第59-74页
    5.1 佳芦河流域流域降雨径流特征第59-62页
        5.1.1 佳芦河径流变化事实分析第59-60页
        5.1.2 径流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定量分析第60-61页
        5.1.3 影响比率定量分析第61-62页
    5.2 佳芦河流域产流机制辨析第62-73页
        5.2.1 暴雨洪水特征第62-67页
        5.2.2 产流机制辨析第67-73页
    5.3 阈值检验第73-74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6.1 结论第74-75页
    6.2 新见解第75页
    6.3 问题及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致谢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溢油应急吸附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原位表征Cu纳米颗粒在原子尺度上的表面熔化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