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8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4-15页 |
1.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酶的定向进化研究进展 | 第18-59页 |
2.1 定向进化的常用策略 | 第19-21页 |
2.1.1 非理性设计 | 第19-20页 |
2.1.2 理性设计 | 第20-21页 |
2.2 定向进化对酶天然反应的选择性调控 | 第21-44页 |
2.2.1 定向进化调控酶的区域选择性 | 第21-31页 |
2.2.2 定向进化调控酶的立体选择性 | 第31-44页 |
2.3 基于定向进化对酶的多功能性的研究 | 第44-51页 |
2.3.1 以铁卟啉为活性中心的酶的非天然反应的研究 | 第45-46页 |
2.3.2 以黄素为活性中心的酶的非天然反应的研究 | 第46-48页 |
2.3.3 其他定向进化调控酶催化反应多功能性的研究 | 第48-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9页 |
第三章 定向进化调控脂肪酶CAL-B对手性醇和酸化合物的选择性 | 第59-85页 |
3.1 引言 | 第59-6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1-72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61-64页 |
3.2.2 试验仪器与方法 | 第64-65页 |
3.2.3 消旋MBH醇的合成 | 第65页 |
3.2.4 消旋MBH酯的合成 | 第65页 |
3.2.5 消旋2-苯基丙酸对硝基苯酚酯的合成 | 第65页 |
3.2.6 消旋2-苯基丙酸乙酯的合成 | 第65页 |
3.2.7 化合物表征数据 | 第65-66页 |
3.2.8 手性化合物检测条件 | 第66-67页 |
3.2.9 CAL-B突变株的构建方法 | 第67-70页 |
3.2.10 蛋白的表达、纯化与固定化 | 第70-72页 |
3.2.11 CAL-B突变株催化的手性醇/酸类化合物的拆分反应 | 第72页 |
3.3 定向进化调控CAL-B对手性MBH酯的立体选择性 | 第72-76页 |
3.4 定向进化调控CAL-B拆分手性酸的选择性 | 第76-81页 |
3.4.1 定向进化调控CAL-B水解拆分手性酸的立体选择性 | 第76-78页 |
3.4.2 定向进化调控CAL-B酯化拆分手性酸的立体选择性 | 第78-81页 |
3.5 小结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第四章 定向进化调控CAL-B对含酸、醇双手性中心化合物的选择性 | 第85-119页 |
4.1 引言 | 第85-8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87-103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87-88页 |
4.2.2 仪器与方法 | 第88页 |
4.2.3 消旋2-苯基丙酸对硝基苯酚酯的合成 | 第88页 |
4.2.4 2-苯基丙酸-1'苯乙醇酯的合成 | 第88-89页 |
4.2.5 产物表征数据 | 第89-98页 |
4.2.6 产物检测条件 | 第98-100页 |
4.2.7 CAL-B突变株的构建 | 第100-103页 |
4.2.8 用于突变株筛选的模型反应 | 第103页 |
4.3 定向进化调控CAL-B对双手性中心化合物的选择性 | 第103-116页 |
4.3.1 溶剂对WT CAL-B催化模型反应的影响 | 第103-105页 |
4.3.2 定向进化调控CAL-B对双手性中心化合物的选择性 | 第105-110页 |
4.3.3 双手性中心化合物选择性拆分的底物扩展 | 第110-113页 |
4.3.4 WT CAL-B及突变株的动力学表征 | 第113-114页 |
4.3.5 WT CAL-B及突变株的热稳定性测试 | 第114页 |
4.3.6 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114-116页 |
4.4 小结 | 第116-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19页 |
第五章 定向进化调控光能酶脱羧反应的选择性 | 第119-149页 |
5.1 引言 | 第119-120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120-134页 |
5.2.1 实验试剂 | 第120-122页 |
5.2.2 试验仪器与方法 | 第122页 |
5.2.3 消旋取代α-苯乙醇的合成 | 第122页 |
5.2.4 消旋α-羟基酸类化合物的合成 | 第122页 |
5.2.5 严物表征数据 | 第122-127页 |
5.2.6 产物检测条件 | 第127-130页 |
5.2.7 CvFAP突变株的构建 | 第130-133页 |
5.2.8 光催化/酶催化一锅串联合成手性苯乙醇的方法 | 第133页 |
5.2.9 光脱羧酶拆分手性α-功能化羧酸的方法 | 第133-134页 |
5.3 光酶催化一锅法合成手性醇的研究 | 第134-138页 |
5.3.1 光催化脱羧羰基化的研究 | 第134-136页 |
5.3.2 光酶一锅法串联合成手性α-苯乙醇 | 第136-138页 |
5.4 定向进化调控光能酶对α-取代羧酸的动力学拆分的选择性 | 第138-146页 |
5.4.1 突变库的建立以及筛选 | 第138-141页 |
5.4.2 WT-CvFAP和G462Y的动力学分析 | 第141页 |
5.4.3 WT-CvFAP和G462Y的反应最适温度的测定 | 第141-142页 |
5.4.4 WT-CvFAP和G462Y最优反应pH的筛选 | 第142页 |
5.4.5 WT-CvFAP和G462Y半衰期(t_(1/2))的测定 | 第142-143页 |
5.4.6 工程化CvFAP拆分α-取代羧酸反应的底物扩展 | 第143-145页 |
5.4.7 分子动力学研究揭示突变株选择性的来源 | 第145-146页 |
5.5 小结 | 第146-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147-149页 |
第六章 定向进化调控Baeyer-Villiger单加氧酶的非天然反应 | 第149-168页 |
6.1 前言 | 第149-150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150-160页 |
6.2.1 实验试剂 | 第150-151页 |
6.2.2 试验仪器与方法 | 第151页 |
6.2.3 消旋产物标样的合成 | 第151页 |
6.2.4 产物表征数据 | 第151-155页 |
6.2.5 产物的分离条件 | 第155-156页 |
6.2.6 CHMO突变株的构建 | 第156-159页 |
6.2.7 CHMO全细胞催化苯甲酰甲酸乙酯还原的方法 | 第159-160页 |
6.3 CHMO催化还原反应的研究 | 第160-165页 |
6.3.1 CHMO催化还原反应的条件筛选 | 第160-161页 |
6.3.2 CHMO突变株的筛选 | 第161-163页 |
6.3.3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163页 |
6.3.4 CHMO催化选择性还原反应的底物扩展 | 第163-164页 |
6.3.5 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164-165页 |
6.4 小结 | 第165页 |
参考文献 | 第165-168页 |
总结 | 第168-170页 |
附录 | 第170-17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