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与精明增长的南京都市区增长边界划定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6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5页
        1.1.1 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国城市用地快速粗放式增长第13-14页
        1.1.2 城市用地快速增长引发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第14页
        1.1.3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导向下城市发展谋求战略转型第14-15页
        1.1.4 城市增长边界作为有效的城市容控工具得到广泛关注第15页
    1.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2.1 方法意义第15-16页
        1.2.2 实践意义第16页
    1.3 概念界定第16-19页
        1.3.1 生态安全及生态安全格局第16页
        1.3.2 精明增长第16-17页
        1.3.3 城市增长边界的定义及内涵第17-18页
        1.3.4 UGB相关概念辨析第18-19页
    1.4 国内外UGB制定方法研究进展第19-24页
        1.4.1 扩张式预测法第20-21页
        1.4.2 收缩式划定法第21-22页
        1.4.3 综合划定法第22-23页
        1.4.4 城市增长边界相关研究述评第23-24页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24-26页
        1.5.1 研究内容第24页
        1.5.2 论文框架第24-26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26-29页
    2.1 研究区范围第26页
    2.2 自然与生态环境特征第26-27页
    2.3 城市空间演化特征第27-29页
第三章 数据与研究方法第29-33页
    3.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第29-30页
        3.1.1 数据来源第29页
        3.1.2 基础数据准备与预处理第29-30页
    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30-33页
        3.2.1 基于多因子叠置分析的研究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第30页
        3.2.2 基于最小路径与图谱理论的研究区潜在生态网络构建第30-31页
        3.2.3 基于SLEUTH模型的城市用地增长模拟第31-33页
第四章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刚性增长边界设定第33-45页
    4.1 基于多因子叠置分析的研究区生态敏感性分析第33-37页
        4.1.1 研究区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的选择第33-34页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4-36页
        4.1.3 综合态敏感性分析及基础底线区的确定第36-37页
        4.1.4 既有自然生态空间(基础底线区)的空间分布特征第37页
    4.2 基于最小路径与图谱理论的研究区潜在生态网络构建第37-41页
        4.2.1 生态源地的筛选第38页
        4.2.2 成本阻力的确定第38-39页
        4.2.3 潜在生态廊道路径的获取及生态关键区的识别第39页
        4.2.4 基于连通重要性评价的廊道宽度的确定第39-40页
        4.2.5 潜在自然生态空间(生态网络)的空间分布特征第40-41页
    4.3 基于生态安全理念的研究区刚性增长边界的整合与划定第41-42页
    4.4 非建设用地管控对策及生态修复建议第42-45页
        4.4.1 扩充廊道宽度与数量,以提升网络稳定性第42-43页
        4.4.2 向下扩展源地与廊道建设,分级细化刚性UGB第43页
        4.4.3 复合非生态功能,便于多元价值的实现第43-44页
        4.4.4 合理确定非生态用地退出机制,科学制定生态网络建设时序第44-45页
第五章 基于SLEUTH模型的弹性增长边界设定第45-64页
    5.1 SLEUTH模型介绍第45-49页
        5.1.1 SLEUTH模型简介第45-46页
        5.1.2 城市增长模型(UGM)运行原理第46-48页
        5.1.3 数据要求第48页
        5.1.4 运行过程第48-49页
    5.2 城市发展情景设计与模型输入数据制备第49-54页
        5.2.1 城市发展情景设计与排除图层设置第49-51页
        5.2.2 其他输入数据第51-54页
    5.3 SLEUTH模型校正与准确性评估第54-58页
        5.2.1 SLEUTH模型校正结果分析第54-55页
        5.2.2 准确性评估第55-58页
    5.4 多情景城镇用地预测与弹性增长边界的划定第58-62页
        5.4.1 各情景城市增长预测及结果分析第58-60页
        5.4.2 弹性增长边界规模修正及划定第60-61页
        5.4.3 弹性UGB预测结果讨论第61-62页
    5.5 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引导对策及建议第62-64页
        5.5.1 实行双线管控,保证弹性UGB的约束性与灵活性第62-63页
        5.5.2 制定科学评估与调整机制,增强弹性UGB的适用性第63页
        5.5.3 加强存量开发与再开发,形成用地发展的良性循环第63页
        5.5.4 完善相关政策配套,保障UGB的有效实施第63-6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6.1 主要结论第64-65页
    6.2 创新点第65页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67-72页
插图和附表清单第72-74页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4页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规划研究项目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直播的治安问题与防控对策研究
下一篇:公安机关大部制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