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驾驶室及车身论文--驾驶室及车身的附件论文

汽车后视镜三维靠模磨边机关键结构设计与模态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7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8页
    1.2 玻璃力学性能第8-9页
    1.3 汽车后视镜第9-10页
    1.4 汽车后视镜玻璃磨边机发展状况第10-14页
    1.5 仿形技术的应用状况第14-15页
    1.6 论文主要内容第15页
    1.7 研究方法与科研成果第15-17页
第2章 汽车后视镜三维靠模磨边机总体设计研究第17-22页
    2.1 机床设计方案第17页
    2.2 机床设计的基本要求第17-18页
    2.3 机床总体设计内容第18-19页
    2.4 机床总体布局设计第19-21页
        2.4.1 机床总体布局要求第19-20页
        2.4.2 机床总体结构布局第20-21页
    2.5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3章 机床关键系统设计第22-38页
    3.1 汽车后视镜三维靠模磨边机运动分析第22-26页
        3.1.1 汽车后视镜简化模型第23页
        3.1.2 汽车后视镜三维靠模磨边机工作原理第23-24页
        3.1.3 类凸轮零件的参数关系第24-26页
    3.2 机床基本参数的确定第26-27页
    3.3 工件夹具设计第27-28页
    3.4 防碰撞装置第28-29页
    3.5 机床动力系统设计第29-35页
        3.5.1 磨削力计算第29-33页
        3.5.2 砂轮电机选型第33页
        3.5.3 夹紧气缸选型第33-34页
        3.5.4 弹性气缸选型第34-35页
    3.6 类凸轮结构设计第35-37页
    3.7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机床建模与模态分析第38-52页
    4.1 汽车后视镜三维靠模磨边机建模第38-40页
        4.1.1 UG 实体建模技术第38页
        4.1.2 汽车后视镜三维靠模磨边机的 UG 建模流程图第38-39页
        4.1.3 汽车后视镜三维靠模磨边机 UG 模型第39-40页
    4.2 模态分析第40-51页
        4.2.1 有限元技术第40页
        4.2.2 有限元分析软件 ANSYS Workbench 介绍第40页
        4.2.3 模态分析理论第40-42页
        4.2.4 摆臂与床身的模态分析第42-51页
    4.3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5章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与设备工作过程第52-59页
    5.1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52-54页
        5.1.1 设备开合控制的硬件设计第52页
        5.1.2 设备开合控制的软件设计第52-54页
    5.2 汽车后视镜三维靠模磨边机的主要问题与防护措施第54-55页
        5.2.1 机床动刚度第54页
        5.2.2 热变形第54页
        5.2.3 机床噪声第54-55页
    5.3 汽车后视镜三维靠模磨边机工作过程第55-57页
        5.3.1 设备结构第55-57页
        5.3.2 工作原理第57页
    5.4 产品分析第57-58页
    5.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6章 结论第59-60页
    6.1 工作总结第59页
    6.2 今后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硕士期间参加的项目和发表的论文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控CNG发动机供给系统的仿真研究
下一篇:钛硅分子筛TS-1的低成本合成、改性及绿色催化氧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