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生物学论文--土壤微生物学论文

青藏高原和南极土壤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玉米细菌性褐腐病的抑菌功能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上篇 文献综述第10-24页
    第一章 芽孢杆菌的分类方法及其生防应用进展第10-20页
        1 表型分类鉴定法第10-12页
            1.1 常规鉴定法第10-11页
            1.2 化学分类鉴定法第11页
            1.3 数值分类和自动化鉴定第11-12页
        2 分子鉴定法第12-14页
            2.1 DNA (G+C mol)%含量测定第12页
            2.2 核酸杂交第12-13页
            2.3 PCR技术第13页
            2.4 16S rRNA序列分析第13-14页
            2.5 蛋白编码基因第14页
        3 芽孢杆菌的生防应用进展第14-20页
            3.1 芽孢杆菌在农业中的应用第14-16页
            3.2 芽孢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第16页
            3.3 芽孢杆菌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第16-17页
            3.4 芽孢杆菌在工业中的应用第17-18页
            3.5 芽孢杆菌在保鲜中的应用第18页
            3.6 芽孢杆菌在医学上的应用第18-20页
    第二章 玉米细菌性病害研究进展第20-24页
        1 常见的玉米细菌性病害第20-21页
            1.1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第20-21页
            1.2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第21页
        2 植物病原细菌的鉴定与检测方法第21-24页
            2.1 植物病原菌的常规检测第21-22页
            2.2 植物病原菌的血清学检测技术第22页
            2.3 植物病原菌的核酸检测鉴定第22-24页
下篇 研究内容第24-52页
    第一章 青藏高原与南极土壤芽孢杆菌分离及鉴定第24-40页
        引言第25页
        1 材料和方法第25-31页
            1.1 实验材料第25-27页
            1.2 菌株的分离及纯化第27-28页
            1.3 芽孢杆菌表型鉴定第28页
            1.4 基因组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第28-30页
            1.5 16S rDNA鉴定第30页
            1.6 gyrB基因序列鉴定第30-3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1-38页
            2.1 芽抱杆菌分离及表型鉴定结果第31-32页
            2.2 菌株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第32-33页
            2.3 青藏高原土样分离菌株分子鉴定第33-35页
            2.4 南极土样分离菌株分子鉴定第35-38页
        3 讨论第38-40页
    第二章 玉米细菌性褐腐病病原的分离及鉴定第40-4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1-42页
            1.1 病害标本来源第41页
            1.2 主要培养基和溶液第41页
            1.3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与保存第41-42页
            1.4 玉米病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第42页
            1.5 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鉴定第4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2-46页
            2.1 玉米田间发病情况第42-43页
            2.2 发病组织中病菌的分离第43-44页
            2.3 病原菌的16s rDNA序列测定第44页
            2.4 病原菌的gyrB基因序列测定第44-46页
            2.5 接种病原菌的再分离第46页
        3 讨论第46-48页
    第三章 筛选抑制玉米细菌性褐腐病的生防芽孢杆菌第48-5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9-50页
            1.1 植物材料第49页
            1.2 供试菌株第49页
            1.3 主要培养基和溶液第49页
            1.4 平板抑菌实验第49-5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0-51页
            2.1 平板抑菌实验第50-51页
        3 讨论第51-52页
全文总结与创新点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虫害诱导野生大豆对斜纹夜蛾产卵选择、幼虫发育和食物利用效率的影响
下一篇:耐盐植物海滨锦葵抑菌杀虫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