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2 存在问题与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 研究路线 | 第11-14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现状 | 第14-20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4-16页 |
2.1.1 城市绿色空间 | 第14页 |
2.1.2 绿色空间结构 | 第14-15页 |
2.1.3 城市地表温度 | 第15页 |
2.1.4 温度反演原理 | 第15-16页 |
2.1.5 景观格局与景观指数 | 第16页 |
2.2 国内外现状及研究成果 | 第16-20页 |
2.2.1 GIS、RS在绿色空间方面的研究 | 第16-17页 |
2.2.2 GIS、RS在温度反演方面的研究 | 第17页 |
2.2.3 景观生态学在绿色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 第17-20页 |
第3章 绿色空间降温效应的分析方法 | 第20-26页 |
3.1 城市地表温度的解译方法 | 第20-22页 |
3.1.1 遥感数据预处理 | 第20页 |
3.1.2 植被指数NDVI的计算 | 第20-21页 |
3.1.3 地表比辐射率的计算 | 第21页 |
3.1.4 辐射传输方程 | 第21-22页 |
3.1.5 地表绝对温度反演 | 第22页 |
3.2 绿色空间缓冲区分析 | 第22页 |
3.3 绿岛效应评价分析 | 第22-26页 |
3.3.1 公园性质指标 | 第23-24页 |
3.3.2 公园格局指标 | 第24-26页 |
第4章 地表温度遥感反演 | 第26-38页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6-28页 |
4.1.1 基本情况 | 第26-27页 |
4.1.2 研究范围 | 第27页 |
4.1.3 数据源 | 第27-28页 |
4.2 研究数据 | 第28-29页 |
4.3 天津市主城区地表温度反演结果 | 第29-30页 |
4.3.1 遥感数据预处理 | 第29页 |
4.3.2 植被指数NDVI的计算 | 第29页 |
4.3.3 地表比辐射率计算 | 第29-30页 |
4.3.4 辐射传输方程计算 | 第30页 |
4.3.5 地表绝对温度反演 | 第30页 |
4.4 反演结果分析 | 第30-38页 |
4.4.1 中心城区热岛等级划分 | 第31-33页 |
4.4.2 市内六区热岛等级划分 | 第33-35页 |
4.4.3 中心城区与市内六区热岛区比较分析 | 第35-38页 |
第5章 城市热环境效应 | 第38-46页 |
5.1 市内六区绿色空间分布 | 第38-39页 |
5.2 地表热贡献率 | 第39-41页 |
5.2.1 地表热贡献率计算 | 第39-40页 |
5.2.2 市内六区地表热贡献率 | 第40-41页 |
5.3 市内六区绿色空间的缓冲区分析 | 第41-46页 |
第6章 市内六区典型公园案例分析 | 第46-84页 |
6.1 典型公园温度的时空变化分析 | 第46-55页 |
6.1.1 市级综合公园 | 第47-48页 |
6.1.2 区级综合公园 | 第48-52页 |
6.1.3 社区公园 | 第52-55页 |
6.2 公园对周边降温影响范围及降温幅度 | 第55-65页 |
6.2.1 市级公园降温影响范围及降温幅度 | 第55-58页 |
6.2.2 区级公园降温影响范围及降温幅度 | 第58-62页 |
6.2.3 社区公园降温影响范围及降温幅度 | 第62-65页 |
6.3 公园景观特征对公园内部及周边地区的热环境影响 | 第65-84页 |
6.3.1 地表信息提取和处理 | 第65-66页 |
6.3.2 公园内部景观特征分析 | 第66-68页 |
6.3.3 公园景观特征对公园内部热环境的影响 | 第68-75页 |
6.3.4 公园景观特征对公园周边热环境的影响 | 第75-84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4-88页 |
7.1 结论 | 第84-85页 |
7.2 创新点 | 第85页 |
7.3 建议与展望 | 第85-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