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基于计算实验金融的我国个股期权市场有效性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2页
    1.1 研究背景第7-8页
    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1 理论意义第8页
        1.2.2 实践意义第8-9页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第9-12页
        1.3.1 论文研究方法第9-10页
        1.3.2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10页
        1.3.3 本文的创新点第10-12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2-20页
    2.1 个股期权定价模型第12-14页
        2.1.1 B-S期权定价模型及其扩展第12-13页
        2.1.2 二叉树模型第13页
        2.1.3 新兴期权定价模型第13-14页
    2.2 期权市场研究第14-18页
        2.2.1 期权市场交易机制研究第14-15页
        2.2.2 期权市场与现货市场相关性研究第15-16页
        2.2.3 个股期权市场可行性研究第16页
        2.2.4 期权市场有效性研究第16-18页
    2.3 连续双向拍卖机制研究第18-20页
第3章 计算实验金融方法概述第20-26页
    3.1 计算实验金融方法的发展历程第20-22页
        3.1.1 计算实验金融方法的定义与研究成果第20-21页
        3.1.2 计算实验金融方法的优势第21-22页
        3.1.3 计算实验金融方法面临的挑战第22页
    3.2 计算实验金融方法主要模型介绍第22-26页
        3.2.1 基于价格形成机制的模型构建第23-24页
        3.2.2 基于Agent个体行为的模型构建第24页
        3.2.3 基于市场信息传导与交互的模型构建第24-26页
第4章 连续双向拍卖个股期权市场构建第26-42页
    4.1 人工股票市场构建第26-30页
        4.1.1 股票市场中的Agent决策模型第26-27页
        4.1.2 人工股票市场实验数据验证第27-30页
    4.2 人工期权市场构建第30-37页
        4.2.1 人工期权市场结构介绍第30-34页
        4.2.2 人工期权市场模型说明第34-37页
    4.3 人工期权市场实验数据分析第37-41页
    4.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5章 不同参数设定下的模拟期权市场有效性研究第42-56页
    5.1 模型与分析方法介绍第42-45页
        5.1.1 牛市价差模型第42-43页
        5.1.2 盒式价差模型第43页
        5.1.3 蝶式价差模型第43-44页
        5.1.4 事前与事后分析方法第44-45页
    5.2 合约到期日对期权价差的影响第45-51页
        5.2.1 事后分析法实验结果第45-49页
        5.2.2 事前分析法实验结果第49-51页
    5.3 标的股票波动率对期权价差的影响第51-52页
    5.4 投资者规模对期权价差的影响第52-55页
    5.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6章 结论第56-59页
    6.1 主要结论第56-57页
    6.2 政策与投资建议第57页
    6.3 存在问题与未来展望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5页
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XJY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成本效益分析
下一篇: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政府风险监管的研究--以50家网络借贷平台数据分析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