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0 导论 | 第11-4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文献综述 | 第20-38页 |
·国内有关人才观的研究 | 第21-29页 |
·国外有关人才观的研究 | 第29-38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38-41页 |
·研究思路 | 第38-39页 |
·研究方法 | 第39-41页 |
·主要创新与研究不足 | 第41-43页 |
·主要创新 | 第41-42页 |
·研究不足 | 第42-43页 |
1 人才思想的历史溯源 | 第43-57页 |
·重才思想 | 第44-46页 |
·识才标准 | 第46-50页 |
·辨才方法 | 第50-52页 |
·任才理念 | 第52-54页 |
·用才之道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2 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基础 | 第57-102页 |
·马克思恩格斯人才思想 | 第57-67页 |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需要理论 | 第57-60页 |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本质理论 | 第60-62页 |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 第62-65页 |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力资本理论 | 第65-67页 |
·列宁人才思想 | 第67-77页 |
·列宁的人才地位论 | 第67-69页 |
·列宁的人才培养论 | 第69-71页 |
·列宁的人才选拔论 | 第71-74页 |
·列宁的人才使用论 | 第74-77页 |
·我国三代领导人人才思想 | 第77-97页 |
·毛泽东人才思想 | 第77-83页 |
·邓小平人才思想 | 第83-89页 |
·江泽民人才思想 | 第89-97页 |
·科学人才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 | 第97-100页 |
·科学人才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才观 | 第97-98页 |
·科学人才观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 | 第98-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2页 |
3 科学人才观的科学内涵 | 第102-135页 |
·科学人才观的立论基础是“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 第102-107页 |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内涵 | 第102-104页 |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科学人才观的立论基础 | 第104-107页 |
·科学人才观的价值导向是“人人都能成才” | 第107-112页 |
·“人人都能成才”的内涵 | 第107-109页 |
·“人人都能成才”是科学人才观的价值导向 | 第109-112页 |
·科学人才观的根本原则是“党管人才” | 第112-121页 |
·“党管人才”的内涵 | 第112-119页 |
·“党管人才”是科学人才观的根本原则 | 第119-121页 |
·科学人才观的实践要义是”以用为本” | 第121-127页 |
·“以用为本”的内涵 | 第122-124页 |
·“以用为本”是科学人才观的实践要义 | 第124-127页 |
·科学人才观的基本宗旨是“服务发展” | 第127-134页 |
·“服务发展”的内涵 | 第128-129页 |
·“服务发展”是科学人才观的基本宗旨 | 第129-134页 |
·本章小结 | 第134-135页 |
4 科学人才观的创新理念 | 第135-162页 |
·“重物”更要“重人” | 第135-141页 |
·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 | 第136-137页 |
·人才开发是最具增长潜力的开发 | 第137-139页 |
·人才引进是最有价值的引进 | 第139-141页 |
·重“学历、职称”更要重“能力、业绩” | 第141-145页 |
·唯学历、职称论人才是人才观认识上的一大误区 | 第141-144页 |
·评价人才应实行能力导向与业绩导向 | 第144-145页 |
·重“所有”更要重“所用” | 第145-154页 |
·倡导不拘一格用人才 | 第145-150页 |
·构建“人才使用国际化”的理念 | 第150-154页 |
·重“管理”更要重“服务” | 第154-157页 |
·“服务为先”是现代人才管理的出发点 | 第154-156页 |
·“服务人才”是党管人才的落脚点 | 第156-157页 |
·重“有形之手”更要重“无形之手” | 第157-161页 |
·计划和市场是人才资源配置的手段 | 第157-159页 |
·加快人才配置的市场化 | 第159-161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162页 |
5 科学人才观的实践应用 | 第162-219页 |
·人才队伍建设的新举措 | 第162-186页 |
·党政人才队伍建设 | 第163-167页 |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 第167-171页 |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 第171-177页 |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 第177-180页 |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 第180-183页 |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 第183-186页 |
·人才开发机制的新构建 | 第186-205页 |
·人才培养机制 | 第186-190页 |
·人才评价机制 | 第190-194页 |
·人才使用机制 | 第194-198页 |
·人才流动机制 | 第198-202页 |
·人才激励机制 | 第202-205页 |
·人才发展环境的新营造 | 第205-218页 |
·人才创新环境 | 第206-210页 |
·人才生态环境 | 第210-213页 |
·人才服务环境 | 第213-218页 |
·本章小结 | 第218-219页 |
结语 | 第219-2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21-233页 |
致谢 | 第233-235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235-2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