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

基于PPARs靶点和CADD技术的抗糖尿病药物先导物设计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略语/符号说明第11-12页
前言第12-23页
    研究现状、成果第12-21页
    研究目的、方法第21-23页
一、从Asinex数据库虚拟筛选PPARα/γ双靶点激动剂第23-40页
    1.1 材料与方法第23-25页
        1.1.1 蛋白准备第23页
        1.1.2 虚拟筛选第23页
        1.1.3 ADMET预测和Lipinski5规则筛选第23-24页
        1.1.4 分子动力学模拟第24-25页
    1.2 结果与讨论第25-39页
        1.2.1 虚拟筛选和分子对接的结果第25-30页
        1.2.2 ADMET预测和Lipinski5规则筛选的结果第30-34页
        1.2.3 分子动力学第34-39页
    1.3 小结第39-40页
二、用分子对接和3D-QSAR方法研究PPARγ拮抗剂第40-58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40-48页
        2.1.1 化合物及活性数据第40-45页
        2.1.2 化合物3D结构的构建与优化第45-46页
        2.1.3 分子对接第46页
        2.1.4 分子模型和分子叠合第46-47页
        2.1.5 3D-QSAR模型的建立第47页
        2.1.6 偏最小二乘法(PLS)分析第47-48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48-57页
        2.2.1 分子对接结果第48-50页
        2.2.2 3D-QSAR模型统计学结果第50-53页
        2.2.3 标准偏差和相关系数等高图第53-55页
        2.2.4 预测新化合物的活性第55-57页
    2.3 小结第57-58页
三、骨架跃迁设计新型PPARα/γ双靶点激动剂第58-75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58-60页
        3.1.1 受体准备第58-59页
        3.1.2 分子对接第59页
        3.1.3 ADMET预测第59页
        3.1.4 分子动力学模拟第59-60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60-74页
        3.2.1 对接结果第60-68页
        3.2.2 ADMET预测结果第68-71页
        3.2.3 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第71-74页
    3.3 小结第74-75页
四、基于药效团的筛选方法发现PPARα/γ双靶点激动剂第75-90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75-77页
        4.1.1 蛋白和配体分子的准备第75页
        4.1.2 药效团的构建第75-76页
        4.1.3 药效团的验证第76页
        4.1.4 基于药效团的虚拟筛选第76页
        4.1.5 精准对接第76页
        4.1.6 ADMET预测第76页
        4.1.7 分子动力学第76-77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77-89页
        4.2.1 药效团第77-80页
        4.2.2 精准对接第80-83页
        4.2.3 ADMET预测第83-85页
        4.2.4 分子动力学第85-89页
    4.3 小结第89-90页
结论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105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05-106页
综述 新型抗糖尿病药物的研究进展第106-124页
    综述参考文献第120-124页
致谢第124-125页
个人简历第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DNA模板引导纳米银簇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碘帕醇的肿瘤靶向性CT造影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