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2P网络中信任模型分析及实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第二章 MP2P网络相关知识 | 第13-20页 |
2.1 移动网络安全 | 第13-14页 |
2.1.1 WPKI安全体系结构 | 第13-14页 |
2.1.2 WPKI关键技术 | 第14页 |
2.2 MP2P网络概述 | 第14-17页 |
2.2.1 MP2P网络特征 | 第14-15页 |
2.2.2 MP2P网络拓扑结构 | 第15-17页 |
2.3 信任问题的提出 | 第17-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信任模型研究与分析 | 第20-29页 |
3.1 信任概述 | 第20-22页 |
3.1.1 信任基本概念 | 第20-21页 |
3.1.2 信任属性 | 第21-22页 |
3.1.3 信任处理 | 第22页 |
3.2 信任模型研究 | 第22-28页 |
3.2.1 传统P2P网络信任模型 | 第22-25页 |
3.2.2 MP2P网络信任模型 | 第25-2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基于动态等级判定的MP2P信任模型 | 第29-43页 |
4.1 模型的提出与构建 | 第29-31页 |
4.1.1 模型的整体结构 | 第29-30页 |
4.1.2 工作流程 | 第30-31页 |
4.2 信任值计算 | 第31-34页 |
4.2.1 直接信任值 | 第31-33页 |
4.2.2 间接信任值 | 第33-34页 |
4.2.3 全局信任值 | 第34页 |
4.3 动态等级判定 | 第34-40页 |
4.3.1 相关定义 | 第34-36页 |
4.3.2 节点等级判定流程 | 第36-38页 |
4.3.3 超级节点选取替补策略 | 第38-40页 |
4.4 合理性分析 | 第40-4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MP2P网络信任管理系统设计 | 第43-60页 |
5.1 系统总体设计 | 第43-49页 |
5.1.1 安全系统架构 | 第43-44页 |
5.1.2 模块功能 | 第44-47页 |
5.1.3 工作流程 | 第47-49页 |
5.1.4 系统安全措施 | 第49页 |
5.2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 第49-59页 |
5.2.1 信任及等级处理模块 | 第50-51页 |
5.2.2 身份认证模块 | 第51-53页 |
5.2.3 加密解密处理模块 | 第53-57页 |
5.2.4 资源获取模块 | 第57-5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仿真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60-66页 |
6.1 仿真软件介绍 | 第60页 |
6.2 测试参数设置 | 第60-61页 |
6.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61-6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7.1 工作总结 | 第66页 |
7.2 工作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