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减刑、假释程序完善研究--基于内蒙古调研结果的思考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10页
一、减刑、假释程序概述第10-12页
    (一)减刑、假释的概念第10-11页
    (二)减刑、假释的意义第11-12页
二、减刑、假释程序的比较考察第12-15页
    (一)美国的减刑、假释制度第12-13页
    (二)法国的减刑、假释制度第13页
    (三)我国台湾地区的减刑、假释制度第13-14页
    (四)日本的减刑、假释制度第14-15页
三、中国减刑、假释程序现状分析第15-38页
    (一)减刑、假释有关法规、文件第15-16页
    (二)减刑、假释实务中的新变化第16-20页
        1.通过数字化法庭远程审理减刑、假释案件逐渐得到普及第16-19页
        2.网上公开常态化第19页
        3.减刑、假释办案信息化第19-20页
        4.减刑、假释案件社会监督不断加强第20页
    (三)减刑、假释提请阶段的调研及思考第20-22页
        1.减刑、假释的提请工作流程第20-21页
        2.关于提请权的思考第21-22页
    (四)减刑、假释审理阶段的调研及思考第22-29页
        1.法院对监狱提请减刑、假释案件的驳回情况第22-26页
        2.兴安盟中院对减刑、假释案件的审理方式第26-28页
        3.减刑、假释案件审理过程中利益相关方的参与情况第28页
        4.减刑、假释审判权运行机制的改革第28-29页
    (五)减刑、假释监督阶段的调研及思考第29-30页
    (六)减刑、假释程序存在的问题第30-35页
        1.假释提请程序运行效率低第30页
        2.审判程序的“行政化”第30-31页
        3.公示效果不理想第31页
        4.当事人权利被忽视第31页
        5.减刑缺乏撤销与考察程序第31-33页
        6.减刑、假释中财产性判项履行能力的认定程序不明确第33页
        7.同步检察监督落实难第33-34页
        8.减刑和假释的比例极不平衡第34页
        9.减刑的“福利化”第34-35页
    (七)原因分析第35-38页
        1.司法资源紧张第35页
        2.中华文化人情社会第35-36页
        3.程序不完善、各地缺乏统一性第36页
        4.权力缺少监督和制约第36-37页
        5.缺乏激励机制第37-38页
四、中国减刑、假释程序的完善构想第38-44页
    (一)完善减刑、假释提请程序第38-39页
    (二)完善程序的公开第39-40页
    (三)保障罪犯救济权利第40页
    (四)保障被害人权利第40-41页
    (五)完善减刑、假释审理程序第41页
        1.高效的简易程序方式和对抗式开庭程序相结合第41页
        2.减刑、假释案件实行二审终审制第41页
    (六)建立减刑、假释撤销程序和考察机制第41-42页
    (七)完善检察监督第42页
    (八)司法资源的跨行政机构调剂第42-43页
    (九)人工智能大数据在减刑、假释程序中的应用第43-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腐蚀缺陷压力管道剩余强度研究
下一篇:缝洞型油藏泡沫辅助气驱泡沫体系优选及性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