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腐蚀缺陷压力管道剩余强度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相关评价标准的发展现状 | 第10-14页 |
1.2.1 ASMEB31G标准 | 第10-12页 |
1.2.2 DNVRPF101标准 | 第12-13页 |
1.2.3 PCORRC标准 | 第13页 |
1.2.4 SY/T6151标准 | 第13-14页 |
1.3 有限元方法在腐蚀管道的应用与发展 | 第14-17页 |
1.3.1 有限元方法在单点腐蚀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2 有限元方法在复杂腐蚀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单点腐蚀管道有限元分析方法验证 | 第19-35页 |
2.1 有限元分析的前处理过程 | 第19-25页 |
2.1.1 选择单元类型 | 第19-20页 |
2.1.2 确定材料属性 | 第20-22页 |
2.1.3 建立几何模型 | 第22-24页 |
2.1.4 网格划分形式 | 第24-25页 |
2.2 有限元模型的分析求解过程 | 第25-27页 |
2.2.1 分析类的选择 | 第25页 |
2.2.2 约束条件和压力加载 | 第25-27页 |
2.2.3 求解计算 | 第27页 |
2.3 有限元分析的后处理 | 第27-30页 |
2.3.1 结果显示 | 第27-29页 |
2.3.2 结果分析 | 第29-30页 |
2.4 验证准确性 | 第30-34页 |
2.4.1 失效准则 | 第30-31页 |
2.4.2 失效判据 | 第31页 |
2.4.3 结果对比 | 第31-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单点腐蚀管道失效压力的研究 | 第35-48页 |
3.1 单点腐蚀缺陷尺寸对管道失效压力的影响 | 第35-43页 |
3.1.1 腐蚀深度对管道失效压力的影响 | 第36-37页 |
3.1.2 腐蚀长度对管道失效压力的影响 | 第37-41页 |
3.1.3 腐蚀宽度对管道失效压力的影响 | 第41-43页 |
3.2 拟合公式及验证 | 第43-47页 |
3.2.1 有限元结果拟合 | 第43-46页 |
3.2.2 拟合公式准确性验证 | 第46-4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双点腐蚀的相互作用及管道失效压力研究 | 第48-72页 |
4.1 双点腐蚀管道有限元方法验证 | 第48-53页 |
4.1.1 双点腐蚀管道的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49-51页 |
4.1.2 双点腐蚀管道的模拟计算 | 第51-52页 |
4.1.3 双点腐蚀有限元准确性验证 | 第52-53页 |
4.2 轴向双点腐蚀管道的失效压力研究 | 第53-63页 |
4.2.1 轴向双点腐蚀的相互作用 | 第53-61页 |
4.2.2 轴向双点腐蚀管道的失效压力 | 第61-63页 |
4.3 环向双点腐蚀管道的失效压力研究 | 第63-66页 |
4.3.1 环向双点腐蚀的相互作用 | 第63-65页 |
4.3.2 环向双点腐蚀管道的失效压力 | 第65-66页 |
4.4 复合双点腐蚀管道的失效压力研究 | 第66-71页 |
4.4.1 复合双点腐蚀的相互作用 | 第67-68页 |
4.4.2 复合双点腐蚀管道的失效压力 | 第68-70页 |
4.4.3 拟合公式准确性验证 | 第70-7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5章 含腐蚀缺陷压力管道剩余强度计算软件编制 | 第72-81页 |
5.1 软件的特点 | 第72页 |
5.2 软件运行环境 | 第72页 |
5.2.1 硬件环境 | 第72页 |
5.2.2 软件环境 | 第72页 |
5.3 软件功能和操作说明 | 第72-80页 |
5.3.1 软件页面说明 | 第72-75页 |
5.3.2 单点腐蚀管道评价举例说明 | 第75-78页 |
5.3.3 双点腐蚀管道评价举例说明 | 第78-8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6章 结论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附录A 不同评价方法的失效压力计算结果 | 第85-86页 |
附录B 腐蚀尺寸对单点腐蚀管道失效压力的影响 | 第86-90页 |
附录C 轴向双点腐蚀相互作用结果 | 第90-94页 |
附录D 环向双点腐蚀相互作用结果 | 第94-95页 |
附录E 双点腐蚀计算结果验证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