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8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 | 第12-14页 |
1.2.1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 | 第12-13页 |
1.2.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3页 |
1.2.3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方向 | 第13-14页 |
1.3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 | 第14-21页 |
1.3.1 陶瓷电解质材料 | 第15-18页 |
1.3.2 聚合物电解质材料 | 第18-19页 |
1.3.3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构造方法 | 第19-21页 |
1.4 锂硫电池 | 第21-23页 |
1.4.1 锂硫电池的原理与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1.4.2 锂硫电池的发展方向 | 第22-23页 |
1.5 相转化法 | 第23-25页 |
1.5.1 相转化法的原理 | 第23-24页 |
1.5.2 相转化法的应用 | 第24-25页 |
1.6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25-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8页 |
第2章 实验方法与仪器 | 第38-46页 |
2.1 实验试剂 | 第38页 |
2.2 实验方法与仪器 | 第38-46页 |
2.2.1 材料的合成 | 第38-40页 |
2.2.2 材料理化性能表征 | 第40-42页 |
2.2.3 电池的组装 | 第42-43页 |
2.2.4 电池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3-46页 |
第3章 钙钛矿结构固体电解质(Li,Sr) (Zr,Nb)O_3的合成与表征 | 第46-60页 |
3.1 引言 | 第46-4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7页 |
3.2.1 材料的制备 | 第47页 |
3.2.2 材料的理化性质表征 | 第4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7-56页 |
3.3.1 组分设计 | 第48页 |
3.3.2 烧结条件、晶体结构与微观形貌 | 第48-53页 |
3.3.3 离子电导率 | 第53-55页 |
3.3.4 电化学稳定性 | 第55-5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第4章 半“非”字形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相转化法制备与表征 | 第60-74页 |
4.1 引言 | 第60-62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2-63页 |
4.2.1 半“非”字形电解质的制备与表征 | 第62页 |
4.2.2 半“非”字形电池的制备与表征 | 第62-6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3-71页 |
4.3.1 半“非”字形电解质的晶体结构 | 第63-65页 |
4.3.2 半“非”字形电解质的微观形貌 | 第65-69页 |
4.3.3 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69-7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第5章 基于热塑性聚氨酯的隔膜与聚合物电解质材料的相转化法制备与表征 | 第74-90页 |
5.1 引言 | 第74-75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75-77页 |
5.2.1 多孔隔膜材料的制备 | 第75页 |
5.2.2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 | 第75-76页 |
5.2.3 传统型与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制备 | 第76页 |
5.2.4 物理性质的表征 | 第76页 |
5.2.5 电化学性质的表征 | 第76-77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77-85页 |
5.3.1 多孔TPU隔膜的表征与应用 | 第77-78页 |
5.3.2 聚合物电解质的表征 | 第78-83页 |
5.3.3 全固态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 第83-8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第6章 蚁巢状正极衬底材料的相转化法制备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 第90-116页 |
6.1 引言 | 第90-91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91-93页 |
6.2.1 蚁巢状衬底材料的制备 | 第91-92页 |
6.2.2 材料的理化性质表征 | 第92页 |
6.2.3 电池的组装与测试 | 第92-93页 |
6.2.4 计算方法 | 第93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93-108页 |
6.3.1 材料表征 | 第93-99页 |
6.3.2 电化学性能 | 第99-108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6页 |
第7章 核壳结构碳基衬底材料的相转化法制备及其在高负载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 第116-132页 |
7.1 引言 | 第116-117页 |
7.2 实验部分 | 第117-118页 |
7.2.1 核壳结构CNF衬底的相转化法制备 | 第117页 |
7.2.2 CNF衬底材料的表征 | 第117页 |
7.2.3 电池的组装与测试 | 第117-118页 |
7.3 结果与讨论 | 第118-127页 |
7.3.1 核壳结构CNF衬底 | 第118-121页 |
7.3.2 高负载锂硫电池 | 第121-127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27-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2页 |
第8章 浆料喷雾沉积法制备基于LiNi_(0.5)Mn_(1.5)O_4的复合电极材料 | 第132-142页 |
8.1 引言 | 第132页 |
8.2 实验部分 | 第132-134页 |
8.2.1 复合电极的制备 | 第133页 |
8.2.2 表征与测试 | 第133-134页 |
8.3 结果与讨论 | 第134-140页 |
8.3.1 电极薄膜表征测试 | 第134-137页 |
8.3.2 电化学测试 | 第137-140页 |
8.4 本章小结 | 第140-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42页 |
第9章 论文总结与未来工作展望 | 第142-144页 |
9.1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42-143页 |
9.2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143页 |
9.3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43-144页 |
致谢 | 第144-146页 |
在读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46-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