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D2D通信系统中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对照表第9-10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0-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2 D2D通信系统中物理层安全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第17-19页
第二章 D2D通信系统物理层安全建模综述第19-31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D2D通信系统第19-22页
        2.2.1 D2D技术简介第20-21页
        2.2.2 D2D资源分配第21-22页
        2.2.3 D2D通信的应用场景第22页
    2.3 物理层安全的理论基础第22-25页
        2.3.1 物理层安全概述第23-24页
        2.3.2 窃听节点分类第24-25页
    2.4 随机几何理论介绍第25-29页
        2.4.1 空间点过程第25-26页
        2.4.2 空间齐次泊松点过程第26-27页
        2.4.3 随机几何分析工具第27-29页
        2.4.4 空间泊松点过程在蜂窝网络中的应用第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三章 无源窃听环境下D2D通信系统性能分析第31-53页
    3.1 引言第31页
    3.2 系统模型及安全度量标准第31-33页
        3.2.1 系统模型第32-33页
        3.2.2 安全性能的度量标准第33页
    3.3 单小区系统连接和安全分析第33-43页
        3.3.1 蜂窝连接概率第34-35页
        3.3.2 D2D安全传输概率第35-37页
        3.3.3 联合CU和D2D保护区域技术第37-40页
        3.3.4 性能仿真及分析第40-43页
    3.4 多小区系统连接和安全分析第43-52页
        3.4.1 蜂窝连接概率第44-45页
        3.4.2 D2D安全传输概率第45页
        3.4.3 有效安全吞吐量最大化的D2D链路接入控制方法第45-46页
        3.4.4 性能仿真及分析第46-52页
    3.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有源窃听环境下D2D通信系统性能分析第53-69页
    4.1 引言第53-54页
    4.2 系统模型及安全度量标准第54-55页
        4.2.1 有源窃听系统模型第54页
        4.2.2 安全性能的度量标准第54-55页
    4.3 多小区中D2D链路可达安全传输速率分析第55-60页
        4.3.1 Eves合谋下可达安全传输速率第56-57页
        4.3.2 Eves非合谋下可达安全传输速率第57-58页
        4.3.3 性能仿真及分析第58-60页
    4.4 Eves合谋下D2D链路安全中断概率分析第60-67页
        4.4.1 未知位置处D2D链路的安全中断概率第61-63页
        4.4.2 合法节点合作对抗有源窃听时D2D链路安全性能分析第63-64页
        4.4.3 性能仿真及分析第64-67页
    4.5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第69-71页
    5.1 全文总结第69-70页
    5.2 研究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7页
致谢第77-79页
作者简介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异步协作通信中基于群智能算法的自适应均衡技术研究
下一篇:漏缆安防系统信号接收模块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