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农商行“三权”抵押贷款业务风险管理研究--以沂南农商行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3-19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9页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第19-20页
    1.5 研究创新点第20-21页
第2章 “三权”抵押贷款相关概念第21-25页
    2.1 农村“三权”抵押贷款概述第21-22页
        2.1.1 “三权”及“三权抵押”的概念第21页
        2.1.2 农村“三权”抵押贷款的特征第21-22页
    2.2 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概述第22-24页
        2.2.1 信贷风险的含义第22页
        2.2.2 农商行信贷风险的特征第22-23页
        2.2.3 农商行信贷风险的识别第23-24页
    2.3 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沂南农商行“三权”抵押贷款风险管理现状第25-35页
    3.1 沂南农商行“三权”抵押贷款业务基本情况第25-29页
        3.1.1 沂南农商行基本情况第25-27页
        3.1.2 沂南农商行“三权”抵押贷款业务基本情况第27-29页
    3.2 沂南农商行农户“三权”抵押贷款风险表现形式第29-31页
        3.2.1 政策风险第29页
        3.2.2 社会风险第29-30页
        3.2.3 管理风险第30页
        3.2.4 抵押物处置风险第30-31页
        3.2.5 道德风险第31页
    3.3 沂南农商行农户“三权”抵押贷款风险管理的特殊性第31-33页
        3.3.1 沂南农商行贷款环境的特殊性第31-32页
        3.3.2 沂南农商行贷款对象的特殊性第32-33页
    3.4 沂南农商行农户“三权”抵押贷款风险管理模式第33-34页
        3.4.1 定期走访客户第33页
        3.4.2 关注农村产权市场流动行情第33页
        3.4.3 完善风险预警机制第33-34页
    3.5 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沂南农商行农户“三权”抵押贷款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第35-40页
    4.1 沂南农商行“三权”抵押贷款业务流程第35-37页
    4.2 沂南农商行农村“三权”抵押贷款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第37-39页
        4.2.1 法律限制多第37页
        4.2.2 专业评估难第37-38页
        4.2.3 确权颁证登记尚不完善第38页
        4.2.4 “三权”流转处置难第38页
        4.2.5 金融机构信贷风险控制力不强第38-39页
        4.2.6 金融机构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第39页
    4.3 小结第39-40页
第5章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沂南农商行农户“三权”抵押贷款风险度量第40-45页
    5.1 贝叶斯网络理论概述第40页
    5.2 基于贝叶斯网络理论的“三权”抵押贷款风险度量第40-44页
        5.2.1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三权”抵押贷款变量设定第40-42页
        5.2.2 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第42-44页
    5.3 小结第44-45页
第6章 沂南农商行农户“三权”抵押贷款风险管理的对策优化第45-51页
    6.1 优化和完善“三权”抵押资产的认定与处置制度第45-46页
        6.1.1 优化“三权”抵押资产的认定第45页
        6.1.2 健全“三权”资产处置制度第45-46页
    6.2 积极推进相关配套制度的构建和对接第46-47页
        6.2.1 推进确权登记制度,实现产权明确化第46-47页
        6.2.2 建立统一评估机构,科学进行产权评估第47页
        6.2.3 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第47页
    6.3 完善金融风险防控机制第47-49页
        6.3.1 提升农户风险意识水平,增强农户信用意识第47-48页
        6.3.2 加强风险保障机制,做好风险补偿工作第48页
        6.3.3 规范信贷操作,加强贷后检查第48-49页
        6.3.4 建立以风险为基础的贷款定价模式,鼓励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第49页
        6.3.5 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快风险管理队伍建设第49页
    6.4 小结第49-51页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H银行济南分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互联网背景下QS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