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3 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5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13-15页 |
1.5.1 创新点 | 第13-14页 |
1.5.2 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2.3 综述小结 | 第19-21页 |
3 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3.1 劳动参与人口定义 | 第21页 |
3.2 劳动经济理论模型 | 第21-25页 |
3.2.1 个体劳动供给模型 | 第21-22页 |
3.2.2 家庭劳动供给模型 | 第22-23页 |
3.2.3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3-25页 |
4 实证分析 | 第25-44页 |
4.1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择 | 第25-29页 |
4.1.1 数据来源和说明 | 第25-27页 |
4.1.2 变量选择 | 第27-28页 |
4.1.3 变量选择说明 | 第28-29页 |
4.2 描述性统计 | 第29-35页 |
4.3 实证检验 | 第35-44页 |
4.3.1 已婚女性劳动参与决策总体估计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4.3.2 已婚女性劳动参与决策分城市估计结果分析 | 第37-42页 |
4.3.3 稳健性检验 | 第42-44页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4-48页 |
5.1 结论 | 第44-45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5-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后记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