弶港农场小麦赤霉病和纹枯病发生特点及化学防治技术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6页 |
1 小麦赤霉病发生和防治研究进展 | 第8-13页 |
1.1 近年来江苏省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 | 第8-11页 |
1.2 影响小麦赤霉病重发生的原因 | 第11-13页 |
1.3 小麦赤霉病防治研究进展 | 第13页 |
2 小麦纹枯病防治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2.1 近年来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特点 | 第13-14页 |
2.2 影响小麦纹枯病重发生的原因 | 第14页 |
2.3 小麦纹枯病的化学防治研究 | 第14-15页 |
3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弶港农场小麦赤霉病和纹枯病的发生特点 | 第16-23页 |
1 调查方法 | 第16-17页 |
1.1 小麦赤霉病发生调查 | 第16-17页 |
1.2 小麦纹枯病发生调查 | 第1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7-22页 |
2.1 弶港农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 | 第17-18页 |
2.2 小麦赤霉病在弶港农场发生状况 | 第18-19页 |
2.3 弶港农场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特点 | 第19-22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小麦赤霉病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 第23-30页 |
1 小麦赤霉病化学防治药剂的田间筛选试验 | 第23-27页 |
1.1 材料和方法 | 第24-25页 |
1.2 结果与分析 | 第25-26页 |
1.3 小结与讨论 | 第26-27页 |
2 防治小麦赤霉病不同用药技术方案的比较 | 第27-30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7-28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8-29页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小麦赤霉病化防药剂新配方筛选 | 第30-3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3页 |
1.1 供试材料 | 第30-31页 |
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第31页 |
1.3 试验方法 | 第31-33页 |
1.3.1 不同配比药剂母液的配制 | 第31页 |
1.3.2 试验处理浓度的设置 | 第31页 |
1.3.3 测定方法 | 第31-32页 |
1.3.4 药剂混用联合作用类型的判断标准 | 第32-33页 |
1.3.5 候选配方的田间试验方法 | 第3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3-37页 |
2.1 咯菌腈与戊唑醇、己唑醇室内配方筛选 | 第33-35页 |
2.2 咯菌腈与戊唑醇、己唑醇候选配方田间试验 | 第35-37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37-38页 |
第五章 种子处理防治小麦纹枯病试验 | 第38-42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8页 |
2 结果分析 | 第38-41页 |
2.1 戊唑醇拌种对小麦纹枯病的株防效 | 第38-39页 |
2.2 戊唑醇对小麦出苗的影响 | 第39-41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41-42页 |
全文总结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