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百泉农校“反动小集团”文献考察(1955-1956)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 | 第12-14页 |
(四)相关时段界定和相关概念说明 | 第14-17页 |
1.关于研究范围界定 | 第14页 |
2.关于“反动小集团”概念的说明 | 第14-15页 |
3.关于百泉农校历史 | 第15-17页 |
第一章 文献材料概况 | 第17-28页 |
第一节 文献背景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文献简介 | 第18-20页 |
第三节 文献形式 | 第20-23页 |
第四节 文献类型 | 第23-28页 |
一 坦白交代材料 | 第23-24页 |
二 检举揭发材料 | 第24-26页 |
三 综合整理材料 | 第26-28页 |
第二章 百泉农校肃反运动 | 第28-38页 |
第一节 成立肃反机构 | 第28-29页 |
第二节 肃反运动的开展 | 第29-38页 |
一 思想动员阶段 | 第29-34页 |
二 坦白交代阶段 | 第34-35页 |
三 重点审查阶段 | 第35-38页 |
第三章 百泉农校“小集团”基本情况 | 第38-59页 |
第一节 主要成员 | 第38-39页 |
第二节 组织情况 | 第39-41页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第41-46页 |
一 思想言论 | 第42-43页 |
二 偷盗、破坏公共财物 | 第43-45页 |
三 与会道门联系 | 第45-46页 |
第四节 “小集团”的处理结果 | 第46-59页 |
一 对“小集团”的初步处理意见 | 第46-51页 |
二 “小集团”成员申诉 | 第51-53页 |
三 “小集团”被否定 | 第53-59页 |
第四章 百泉农校“小集团”被认定的因素 | 第59-67页 |
第一节 自身因素 | 第59-62页 |
一 家庭出身及成长环境不佳 | 第59-60页 |
二 社会关系复杂 | 第60-62页 |
第二节 外在因素 | 第62-67页 |
一 有罪推定 | 第62-64页 |
二 无限上纲 | 第64-67页 |
第五章 百泉农校“小集团”评析 | 第67-73页 |
第一节 历史影响 | 第67-70页 |
一 思想教条化 | 第67-69页 |
二 社会风气恶俗化 | 第69-70页 |
第二节 教训与反思 | 第70-73页 |
一 坚持法治、克服官僚主义 | 第71-73页 |
结语 | 第73-74页 |
附录 A:“小集团”“反动”诗词(部分)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档案类 | 第76-77页 |
书籍类 | 第77页 |
论文类 | 第77-79页 |
个人简历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