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引言 | 第9-19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1.2.1 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 第10-12页 |
1.2.2 交通基础设施与农业发展关系研究 | 第12-14页 |
1.2.3 中介效应模型应用的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1.2.4 国内外文献述评 | 第15-16页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1.3.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1.4.1 本文创新 | 第18页 |
1.4.2 本文不足 | 第18-19页 |
二、交通基础设施和奶业区域发展概况 | 第19-30页 |
2.1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 第19-22页 |
2.1.1 2000 -2016 年中国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概括 | 第19-20页 |
2.1.2 中国公路密度省际分布 | 第20-22页 |
2.2 中国奶业发展现状 | 第22-29页 |
2.2.1 2000 -2016 年中国奶业发展概况 | 第22-23页 |
2.2.2 中国牛奶生产和加工的省际分布 | 第23-27页 |
2.2.3 中国牛奶生产和加工与乳品企业关系 | 第27-29页 |
2.3 小结 | 第29-30页 |
三、交通基础设施对牛奶生产和加工布局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30-44页 |
3.1 交通基础设施对奶业产业链的影响机理 | 第30-32页 |
3.1.1 交通基础设施对奶业产业链运行的影响 | 第30-31页 |
3.1.2 交通基础设施对乳品生产与销售的影响 | 第31-32页 |
3.2 省级交通基础设施与奶业生产集中度的协同关系 | 第32-43页 |
3.2.1 公路密度与牛奶产量集中度省际划分 | 第32-37页 |
3.2.2 公路密度与乳制品产量集中度省际划分 | 第37-42页 |
3.2.3 公路密度对牛奶生产和加工的影响机制 | 第42-43页 |
3.3 小结 | 第43-44页 |
四、交通基础设施对牛奶生产和加工布局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4-68页 |
4.1 研究方法及模型 | 第44-47页 |
4.1.1 实证模型构建 | 第44-46页 |
4.1.2 建立基本模型 | 第46-47页 |
4.2 变量分析描述 | 第47-50页 |
4.2.1 数据来源 | 第47-49页 |
4.2.2 其他解释变量 | 第49-50页 |
4.3 模型结果分析 | 第50-67页 |
4.3.1 交通基础设施对牛奶生产模型结果分析 | 第50-60页 |
4.3.2 交通基础设施对牛奶加工模型结果分析 | 第60-67页 |
4.4 小结 | 第67-68页 |
五、结论及建议 | 第68-71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8-69页 |
5.1.1 公路密度与牛奶生产和加工的区域分布 | 第68页 |
5.1.2 公路密度与牛奶生产布局之间关系 | 第68-69页 |
5.1.3 公路密度与牛奶加工布局之间关系 | 第69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69-71页 |
5.2.1 推进奶业集聚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立产销一体化 | 第69-70页 |
5.2.2 增加奶业集聚和扩散区域之间的区域流动 | 第70页 |
5.2.3 扩大奶业扩散区域生产和加工半径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