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商业和服务性行业建筑论文--旅馆、客栈、招待所论文

基于模式语言的徽州地区民宿外部空间设计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4页
    1.1 问题的缘起第14-17页
        1.1.1 选题背景第14页
        1.1.2 研究区域和研究对象第14-17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7-21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7-18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8-21页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第21-22页
        1.3.1 研究目的第21页
        1.3.2 研究内容第21页
        1.3.3 研究意义第21-22页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第22-24页
        1.4.1 研究方法第22-23页
        1.4.2 研究框架第23-24页
第二章 模式语言的解读及其与徽州地区民宿外部空间的关系第24-31页
    2.1 模式语言的解读第24-26页
        2.1.1 亚历山大及其思想理论第24-25页
        2.1.2 从“事件模式+空间模式”到“模式语言”第25-26页
    2.2 模式语言的编制与关联第26-28页
        2.2.1 模式语言的编制第26页
        2.2.2 模式语言的关联第26-28页
    2.3 模式语言的意义第28-29页
        2.3.1 模式的意义第28页
        2.3.2 民宿外部空间模式语言的意义第28-29页
    2.4 模式语言与徽州地区民宿外部空间的关系第29-30页
        2.4.1 从“模式语言”到“徽州地区民宿外部空间”第29页
        2.4.2 从“徽州地区民宿外部空间”到“模式语言”第29-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徽州地区民宿外部空间调研及问题研究第31-50页
    3.1 对徽州地区民宿外部空间使用者问卷调研第31-38页
        3.1.1 调研目的与调研对象的选择第31-33页
        3.1.2 徽州地区民宿使用者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33-37页
        3.1.3 徽州地区民宿使用者问卷调查总结第37-38页
    3.2 徽州地区民宿外部空间实例调研第38-45页
        3.2.1 宏村她的故事精品客栈第38-40页
        3.2.2 西递梦里徽州客栈第40-42页
        3.2.3 西溪南村望山·荷田里民宿第42-44页
        3.2.4 徽州地区民宿外部空间调研汇总第44-45页
    3.3 徽州地区民宿外部空间现状问题总结第45-49页
        3.3.1 外部空间品质低劣第45-46页
        3.3.2 外部空间功能混乱第46-48页
        3.3.3 外部空间文化缺失第48-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徽州地区民宿外部空间设计模式语言第50-85页
    4.1 民宿建筑体量及风貌第50-53页
        4.1.1 民宿建筑体量第50-51页
        4.1.2 民宿建筑风貌第51-53页
    4.2 外部空间规模及形态第53-63页
        4.2.1 适宜的外部空间规模第53-56页
        4.2.2 围合的外部空间形态第56-58页
        4.2.3 丰富的外部空间层次第58-63页
    4.3 外部空间功能及划分第63-69页
        4.3.1 完善的外部空间功能第63-65页
        4.3.2 合理的外部空间划分第65-69页
    4.4 外部空间立面及铺地第69-75页
        4.4.1 立面界面第69-72页
        4.4.2 铺地处理第72-75页
    4.5 外部空间景观及小品第75-84页
        4.5.1 绿化植物第75-77页
        4.5.2 水景处理第77-79页
        4.5.3 休憩设施第79-81页
        4.5.4 特色构筑物第81-84页
    4.6 本章小节第84-85页
第五章 总结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89页
附录 徽州地区民宿外部空间使用情况及满意度的调査问卷第89-91页
致谢第91-92页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徽州传统聚落水口园林景观品质评价及提升研究
下一篇:东至县风土建筑谱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