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1页 |
1.1 前言 | 第11-12页 |
1.2 光催化技术 | 第12-15页 |
1.2.1 光催化简介 | 第12-14页 |
1.2.2 半导体光催化基本原理 | 第14-15页 |
1.2.3 光催化杀菌机理 | 第15页 |
1.3 光催化剂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4 光催化剂的表面活性位点 | 第16-19页 |
1.4.1 表面活性位点的类型及构建方法 | 第17-18页 |
1.4.2 光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点的合成方法 | 第18页 |
1.4.3 光催化活性 | 第18-19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柔性BiOCl纳米片氧空位诱导激子解离高效光催化CO_2转换 | 第21-37页 |
2.1 前言 | 第21-2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2-24页 |
2.2.1 试剂与合成方法 | 第22-23页 |
2.2.2 材料表征 | 第23页 |
2.2.3光催化实验 | 第23-24页 |
2.2.4 理论计算 | 第2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4-35页 |
2.3.1 材料的形貌 | 第24-28页 |
2.3.2 氧空位促进激子的解离 | 第28-30页 |
2.3.3 光催化CO_2转化 | 第30-32页 |
2.3.4 原位红外 | 第32-34页 |
2.3.5 理论计算 | 第34-35页 |
2.4 讨论 | 第35-37页 |
第三章 铂负载在光催化剂上的二氧化碳还原选择性反转 | 第37-50页 |
3.1 前言 | 第37-3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8-40页 |
3.2.1 试剂与合成 | 第38-39页 |
3.2.2 材料表征 | 第39页 |
3.2.3光催化实验 | 第39-40页 |
3.2.4 理论计算 | 第4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0-49页 |
3.3.1 材料形貌表征 | 第40-43页 |
3.3.2 光催化还原CO_2 | 第43-45页 |
3.3.3 理论计算和原位红外 | 第45-48页 |
3.3.4 光催化机理 | 第48-49页 |
3.4 讨论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在硫化镉上负载硫化铼助催化剂促进光催化制氢的应用 | 第50-63页 |
4.1 前言 | 第50-5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1-54页 |
4.2.1 试剂与合成 | 第51-52页 |
4.2.2 材料表征 | 第52-53页 |
4.2.3光催化实验 | 第53页 |
4.2.4 理论计算 | 第53-5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4-61页 |
4.3.1 材料的形貌 | 第54-56页 |
4.3.2 材料的性能分析 | 第56-60页 |
4.3.3 光催化分解水产氢 | 第60-61页 |
4.4 讨论 | 第61-6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