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光流场模型的颈动脉管壁搏动位移检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1 颈动脉粥样硬化 | 第8-9页 |
1.1.2 颈动脉搏动位移 | 第9-10页 |
1.2 管壁搏动曲线提取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内外超声测量动脉管径的方法 | 第10-11页 |
1.2.2 常见超声图像位移检测算法 | 第11-12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第13-14页 |
1.4.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页 |
1.4.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超声图像位移检测原理 | 第15-22页 |
2.1 超声图像配准与位移检测 | 第15-16页 |
2.1.1 超声图像配准过程 | 第15页 |
2.1.2 超声图像位移检测 | 第15-16页 |
2.2 Speckle Tracking原理 | 第16-18页 |
2.3 光流场模型基本原理 | 第18-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光流场模型的改进算法 | 第22-28页 |
3.1 经典Horn光流算法 | 第22-24页 |
3.2 L-K金字塔模型 | 第24-25页 |
3.3 Hessian矩阵 | 第25-2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Field Ⅱ颈动脉仿真模型 | 第28-37页 |
4.1 Field Ⅱ仿真原理 | 第28-30页 |
4.2 颈动脉血管壁搏动仿真方法 | 第30-33页 |
4.3 颈动脉血管B超扫描图像序列仿真 | 第33-3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算法仿真验证和临床测试 | 第37-48页 |
5.1 算法仿真图像验证 | 第37-43页 |
5.1.1 斑块选取 | 第37-39页 |
5.1.2 仿真图像管壁搏动位移检测 | 第39-42页 |
5.1.3 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5.2 临床测试 | 第43-47页 |
5.2.1 临床B超颈动脉图像序列 | 第43-44页 |
5.2.2 管壁搏动位移提取 | 第44-46页 |
5.2.3 临床测试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六章 总结和下一步工作 | 第48-50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48-49页 |
6.2 下一步工作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