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法中可撤销行为的司法认定
| 内容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引言 | 第11-13页 |
| (一)选题目的 | 第11-12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三)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2-13页 |
| 一、可撤销行为的基础理论 | 第13-24页 |
| (一) 可撤销行为的概念 | 第13-15页 |
| (二) 可撤销行为的要件 | 第15-24页 |
| 二、可撤销行为的审查 | 第24-31页 |
| (一) 欺诈行为的审查 | 第24-27页 |
| (二) 偏颇行为的审查 | 第27-30页 |
| (三) 小结 | 第30-31页 |
| 三、可撤销行为认定中的具体问题 | 第31-35页 |
| (一) 债权人善意受偿是否可撤销 | 第31-33页 |
| (二) 基于加速到期条款扣划存款行为是否可撤销 | 第33-34页 |
| (三) 关联担保行为是否可撤销 | 第34-35页 |
| 四、可撤销行为认定的完善建议 | 第35-40页 |
| (一) 遵循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原则 | 第35-36页 |
| (二) 适当考虑利益平衡的需求 | 第36-37页 |
| (三) 赋予受偿债权人善意抗辩权 | 第37页 |
| (四) 细化个别清偿行为的例外规定 | 第37-38页 |
| (五) 适当考虑商事交易原则与习惯 | 第38-39页 |
| (六) 增加对不正当关联担保的规制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