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1. 绪论 | 第15-41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5-17页 |
1.2 基于硝仿基高氮化合物的含能化合物研究进展 | 第17-29页 |
1.2.1 利用硝化反应引入硝仿基的含能化合物 | 第17-19页 |
1.2.2 基于硝仿阴离子的含能离子化合物 | 第19-22页 |
1.2.3 利用氯代化合物与硝仿盐的取代反应引入硝仿基的含能化合物 | 第22页 |
1.2.4 利用曼尼希反应引入硝仿基的含能化合物 | 第22-29页 |
1.3 基于氮氧杂环硝胺类高氮含能化合物研究进展 | 第29-39页 |
1.3.1 基于呋咱环的硝胺类含能化合物 | 第30-35页 |
1.3.2 基于1,2,4-噁二唑环的硝胺类含能化合物 | 第35-37页 |
1.3.3 基于氧化呋咱环的硝胺类含能化合物 | 第37-39页 |
1.4 本论文选题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39-41页 |
1.4.1 选题思路 | 第39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9-41页 |
2. 基于偶氮和氧化偶氮桥连双呋咱环硝仿系含能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第41-67页 |
2.1 引言 | 第41-42页 |
2.2 基于偶氮桥连双呋咱环硝仿系含能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第42-53页 |
2.2.1 实验部分 | 第42-45页 |
2.2.2 结果与讨论 | 第45-53页 |
2.3 基于氧化偶氮桥连双呋咱环硝仿系含能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第53-66页 |
2.3.1 实验部分 | 第53-56页 |
2.3.2 结果与讨论 | 第56-6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3. 基于氧化呋咱桥连双呋咱环含能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第67-94页 |
3.1 引言 | 第67-68页 |
3.2 基于氧化呋咱桥连双呋咱环硝仿系含能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第68-79页 |
3.2.1 实验部分 | 第68-71页 |
3.2.2 结果与讨论 | 第71-79页 |
3.3 基于氧化呋咱桥连双呋咱环硝胺类含能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第79-92页 |
3.3.1 实验部分 | 第79-82页 |
3.3.2 结果与讨论 | 第82-9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4. 基于异呋咱环含能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第94-149页 |
4.1 引言 | 第94页 |
4.2 基于1,2,4-噁二唑环硝仿系含能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第94-109页 |
4.2.1 实验部分 | 第94-97页 |
4.2.2 结果与讨论 | 第97-109页 |
4.3 基于5-甲基-1,2,4-噁二唑取代呋咱环硝仿系含能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第109-117页 |
4.3.1 实验部分 | 第109-112页 |
4.3.2 结果与讨论 | 第112-117页 |
4.4 基于1,2,4-噁二唑环硝胺类含能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第117-133页 |
4.4.1 实验部分 | 第117-121页 |
4.4.2 结果与讨论 | 第121-133页 |
4.5 基于1,3,4-噁二唑环硝仿类含能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第133-148页 |
4.5.1 实验部分 | 第133-138页 |
4.5.2 结果与讨论 | 第138-14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48-149页 |
5. 基于1,4,2,5-二噁二嗪环桥连双呋咱环含能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第149-175页 |
5.1 引言 | 第149-150页 |
5.2 基于1,4,2,5-二噁二嗪环桥连双呋咱环硝仿系含能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第150-160页 |
5.2.1 实验部分 | 第150-152页 |
5.2.2 结果与讨论 | 第152-160页 |
5.3 基于1,4,2,5-二噁二嗪环桥连双呋咱环硝胺类含能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第160-173页 |
5.3.1 实验部分 | 第160-164页 |
5.3.2 结果与讨论 | 第164-1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73-175页 |
6. 基于3,6-二氨基-1,2,4,5-四嗪环桥连双呋咱环含能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第175-206页 |
6.1 引言 | 第175-177页 |
6.2 基于3,6-二氨基-1,2,4,5-四嗪环连双呋咱环硝仿系含能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第177-189页 |
6.2.1 实验部分 | 第177-180页 |
6.2.2 结果与讨论 | 第180-189页 |
6.3 基于3,6-二氨基-1,2,4,5-四嗪环桥连双呋咱环硝胺类含能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第189-204页 |
6.3.1 实验部分 | 第190-194页 |
6.3.2 结果与讨论 | 第194-20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204-206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206-210页 |
7.1 结论 | 第206-208页 |
7.2 主要创新点 | 第208页 |
7.3 展望 | 第208-210页 |
致谢 | 第210-21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1-226页 |
附录A: 新合成化合物列表 | 第226-234页 |
附录B: 若干化合物的原始谱图 | 第234-296页 |
附录C: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296-2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