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溶液与界面自组装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符号说明第14-16页
第1章 绪论第16-42页
    1.1 嵌段共聚物介绍第16页
    1.2 嵌段共聚物稀溶液自组装第16-25页
        1.2.1 嵌段共聚物自组装胶束的制备第17页
        1.2.2 嵌段共聚物自组装胶束的形成机理和理论发展第17-19页
        1.2.3 嵌段共聚物胶束形貌及其影响因素第19-21页
        1.2.4 复杂的、多级次的自组装结构第21-25页
    1.3 嵌段共聚物浓溶液自组装第25-31页
        1.3.1 嵌段共聚物溶液相结构的形成与机理第25-26页
        1.3.2 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相结构的影响因素第26-31页
    1.4 嵌段共聚物本体自组装第31-33页
        1.4.1 热退火第31-32页
        1.4.2 溶剂退火第32页
        1.4.3 嵌段共聚物相结构第32-33页
    1.5 嵌段共聚物胶体自组装复合结构第33-37页
    1.6 嵌段共聚物结构表征技术第37-40页
    1.7 论文的选题、研究目的和内容第40-42页
第2章 嵌段共聚物的合成第42-58页
    2.1 引言第42-43页
    2.2 实验部分第43-51页
        2.2.1 试剂与原料第43页
        2.2.2 试剂与单体处理第43-46页
        2.2.3 PS-b-P2VP 和 PS-b-PMMA 嵌段共聚物的合成第46-48页
        2.2.4 PB-b-P2VP 和 PI-b-P2VP 嵌段共聚物的合成第48-49页
        2.2.5 PS-b-PB-b-P2VP 嵌段共聚物的合成第49-50页
        2.2.6 仪器表征第50-5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51-56页
    2.4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3章 嵌段共聚物低曲率胶束结构的溶液自组装行为研究第58-74页
    3.1 引言第58-59页
    3.2 实验部分第59-60页
        3.2.1 试剂第59页
        3.2.2 实验方法第59-60页
        3.2.3 仪器表征第6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0-73页
        3.3.1 聚合物和溶剂的溶解性参数和相互作用参数第60-62页
        3.3.2 PS-b-P2VP 溶液自组装第62-63页
        3.3.3 PS-b-PB-b-P2VP 溶液自组装第63-73页
    3.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4章 嵌段共聚物浓溶液的结晶与相转变行为研究第74-86页
    4.1 引言第74-75页
    4.2 实验部分第75-77页
        4.2.1 试剂和设备第75页
        4.2.2 实验方法第75-76页
            4.2.2.1 PI-b-P2VP 在甲苯中自组装第75-76页
            4.2.2.2原位热退火实验第76页
        4.2.3 仪器表征第76-7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7-84页
        4.3.1 PI440-b-P2VP370 球形胶束结构特征第77-78页
        4.3.2 浓度与相结构的关系第78-80页
        4.3.3 退火过程的原位SAXS研究第80-84页
    4.4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5章 嵌段共聚物胶束在界面上的顺序自组装行为研究第86-112页
    5.1 引言第86-87页
    5.2 实验部分第87-90页
        5.2.1 试剂第87页
        5.2.2 实验方法第87-89页
            5.2.2.1 PS-b-P2VP、PB-b-P2VP、和 PS-b-PB-b-P2VP 在甲苯中自组装第87页
            5.2.2.2 PS-b-PMMA 在丙酮中自组装第87-88页
            5.2.2.3 嵌段共聚物胶束在溶剂氛围中的界面自组装第88-89页
            5.2.2.4 PS-b-P2VP 球形胶束浸入溶剂中的界面自组装第89页
            5.2.2.5 重力对 PS-b-P2VP 球形胶束界面自组装的影响第89页
        5.2.3 仪器表征第89-90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90-110页
        5.3.1 聚合物和溶剂的溶解度参数和相互作用参数第90-92页
        5.3.2 PS-b-P2VP 的溶液-界面顺序自组装第92-98页
        5.3.3 胶束结构在界面上转变的特征第98-104页
        5.3.4 溶液-界面自组装方法的普适性研究第104-110页
    5.4 本章小结第110-112页
第6章 嵌段共聚物球状胶束与无机纳米粒子共组装行为研究第112-134页
    6.1 引言第112-113页
    6.2 实验部分第113-115页
        6.2.1 试剂第113-114页
        6.2.2 实验方法第114-115页
            6.2.2.1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合成第114页
            6.2.2.2 PS-b-P2VP 球形胶束的制备第114页
            6.2.2.3 PS-b-P2VP 球形胶束与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共组装第114页
            6.2.2.4 一维胶体纳米线的形成过程第114-115页
            6.2.2.5 胶体结构表面原位生长金纳米粒子第115页
        6.2.3 仪器表征第115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15-133页
        6.3.1 球形胶束和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结构第115-118页
        6.3.2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尺寸对胶体结构的影响第118-122页
        6.3.3 球形胶束尺寸对胶体结构的影响第122-126页
        6.3.4 胶体结构的拓展第126-133页
    6.4 本章小结第133-134页
第7章 总结和展望第134-138页
    总结第134-135页
    创新点第135页
    展望第135-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50页
致谢第150-152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52-153页

论文共1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手性多环吲哚及几类手性胺化合物的催化不对称合成研究
下一篇:金属二酰胺配合物离子的气相结构与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