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F深度成像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9页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3页 |
1.3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第13-16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系统设计和平台实现 | 第17-32页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17-19页 |
2.1.1 应用场景需求分析 | 第17-18页 |
2.1.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第18-19页 |
2.2 系统设计指标 | 第19-20页 |
2.3 硬件平台设计和实现 | 第20-24页 |
2.3.1 硬件总体设计 | 第20-23页 |
2.3.2 主控系统实现 | 第23-24页 |
2.4 软件平台设计和实现 | 第24-31页 |
2.4.1 软件总体设计 | 第24-26页 |
2.4.2 驱动软件实现 | 第26-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TOF成像研究与功能优化 | 第32-68页 |
3.0 系统初始化实现 | 第33-35页 |
3.1 DCS图像采集实现 | 第35-39页 |
3.1.1 DCS成像过程研究 | 第35-36页 |
3.1.2 DCS图像采集流程实现 | 第36-39页 |
3.2 AMCW深度图像计算 | 第39-45页 |
3.2.1 距离成像模型研究 | 第39-42页 |
3.2.2 多采样距离算法实现 | 第42-45页 |
3.3 多设备深度成像设计 | 第45-49页 |
3.3.1 多设备成像模型研究 | 第45-47页 |
3.3.2 PN深度成像算法实现 | 第47-49页 |
3.4 成像质量自适应控制 | 第49-55页 |
3.4.1 成像质量指标研究 | 第49-51页 |
3.4.2 曝光时间自适应控制 | 第51-55页 |
3.5 运动场景深度成像设计 | 第55-59页 |
3.5.1 运动模糊模型研究 | 第55-56页 |
3.5.2 运动模糊消除 | 第56-59页 |
3.6 宽动态场景深度成像设计 | 第59-61页 |
3.6.1 宽动态场景成像研究 | 第59页 |
3.6.2 宽动态成像设计 | 第59-61页 |
3.7 相位混叠消除设计 | 第61-64页 |
3.7.1 相位混叠模型研究 | 第61-63页 |
3.7.2 相位混叠消除 | 第63-64页 |
3.8 图像显示实现 | 第64-67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4章 误差分析和系统校准设计 | 第68-88页 |
4.1 系统参数配置分析 | 第68-74页 |
4.1.1 预热时间测试 | 第68-70页 |
4.1.2 曝光时间测试 | 第70-73页 |
4.1.3 调制频率测试 | 第73-74页 |
4.2 深度图像误差分析 | 第74-78页 |
4.2.1 系统误差分析 | 第74-76页 |
4.2.2 非系统误差分析 | 第76-78页 |
4.3 基于DRNU查找表的误差校准 | 第78-87页 |
4.3.1 校准环境搭建 | 第78-80页 |
4.3.2 DLL校准设计 | 第80-81页 |
4.3.3 DRNU查找表建立 | 第81-82页 |
4.3.4 运行时校准算法实现 | 第82-85页 |
4.3.5 校准结果分析 | 第85-8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8-90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88-89页 |
5.2 展望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