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练习曲《英雄》的情感及演奏分析
|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页 |
| 绪论 | 第9-11页 |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作品《英雄》的创作背景介绍 | 第11-15页 |
| 一、李斯特背景概述 | 第11-13页 |
| (一)欧洲社会环境变革 | 第11-12页 |
| (二)艺术文化发展变革 | 第12-13页 |
| 二、影响李斯特艺术创作能力和演奏能力的因素 | 第13-15页 |
| (一)钢琴练习曲的发展由单一向多元呈现 | 第13页 |
| (二)师承车尔尼 | 第13-14页 |
| (三)音乐艺术家百家争鸣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作品《英雄》的情感表现分析 | 第15-23页 |
| 一、作品的情感特征及表现 | 第15-19页 |
| (一)标题 | 第15-16页 |
| (二)音乐动机、节奏型 | 第16页 |
| (三)织体 | 第16-19页 |
| 二、作品技术类型和艺术特点分析 | 第19-21页 |
| (一)演奏手法 | 第19页 |
| (二)创作手法 | 第19-21页 |
| 三、李斯特美学思想的影响 | 第21-23页 |
| (一)情感美学 | 第21页 |
| (二)表演美学 | 第21-23页 |
| 第三章 作品《英雄》的演奏处理 | 第23-25页 |
| 一、力度 | 第23页 |
| 二、速度 | 第23-24页 |
| 三、音色 | 第24页 |
| 四、踏板 | 第24-25页 |
| 结论 | 第25-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29页 |
| 致谢 | 第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