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格鲁兹杰夫文学批评研究

中文摘要第7-8页
摘要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第11-16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6-17页
    四、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第17-18页
        (一)研究目的第17页
        (二)研究意义第17页
        (三)研究方法第17-18页
    注释第18-19页
第二章 格鲁兹杰夫——“谢拉皮翁兄弟”的精神领袖第19-24页
    一、一位鲜为人知的批评家第19-21页
    二、文学批评的创作背景第21-22页
    注释第22-24页
第三章 格鲁兹杰夫的“面具”理论与批评第24-34页
    一、文学“面具”的概念及发展第24-25页
    二、“面具”理论批评的内涵第25-29页
        (一)作者思想与文本思想第25-28页
        (二)作者身份与讲述人身份第28-29页
    三、“面具”理论批评与形式主义批评第29-32页
    本章小结第32页
    注释第32-34页
第四章 格鲁兹杰夫的后形式主义批评第34-44页
    一、文本内容与形式的平衡原则第34-38页
        (一)重内容轻形式——象征主义的凋谢第35-36页
        (二)重形式轻内容——未来主义的衰落第36-38页
    二、文学的功利主义与自身价值第38-42页
        (一)第欧根尼式困境第38-39页
        (二)文学作用于现实的可行性第39-41页
        (三)“脱离艺术的艺术”与“为艺术而艺术”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页
    注释第42-44页
第五章 格鲁兹杰夫的高尔基批评第44-54页
    一、高尔基与“谢拉皮翁兄弟”第44-45页
    二、格鲁兹杰夫笔下的文学巨匠第45-49页
        (一)“百科全书式的作家”:高尔基的创作成长之路第46-47页
        (二)“热情的培育者和组织者”:高尔基的崇高使命第47-48页
        (三)“全人类的伟大导师”:高尔基创作的世界意义第48-49页
    三、格鲁兹杰夫笔下的革命斗士第49-52页
        (一)“永不枯竭的激情”:与群众为伍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第49-50页
        (二)“为民主自由而斗争”:高尔基文学作品的政治意义第50-52页
    本章小结第52页
    注释第52-54页
结论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9-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欧美歌特小说中吸血鬼形象的演化及文化意蕴
下一篇:左琴科“谢拉皮翁兄弟”时期小说创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