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海关及关税论文

我国海关估价与转让定价管理的协调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理论意义第10页
        1.1.3 现实意义第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3页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第11-13页
        1.2.3 文献研究评述第13页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13-15页
        1.3.1 主要研究方法第13-14页
        1.3.2 主要研究思路第14-15页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第15-16页
第二章 海关估价与转让定价管理介绍第16-29页
    2.1 转让定价与海关估价概述第16-18页
        2.1.1 转让定价概述第16-17页
        2.1.2 海关估价概述第17-18页
    2.2 税务机关的转让定价管理第18-24页
        2.2.1 转让定价管理的法律依据第18-19页
        2.2.2 转让定价调整的基本原则第19-20页
        2.2.3 对关联关系的认定第20-21页
        2.2.4 转让定价调整方法第21-22页
        2.2.5 同期资料第22-23页
        2.2.6 预约定价第23-24页
    2.3 海关估价管理第24-29页
        2.3.1 海关估价法律依据第24-25页
        2.3.2 海关估价的基本原则第25页
        2.3.3 对关联关系的认定第25-26页
        2.3.4 海关估价方法第26-27页
        2.3.5 申报价格资料第27页
        2.3.6 海关价格预裁定第27-29页
第三章 海关估价与转让定价管理的比较分析第29-35页
    3.1 核心原则比较第29页
    3.2 关注点的比较第29-30页
    3.3 关联关系认定比较第30页
    3.4 征收对象与征收方式比较第30-31页
    3.5 价格调整方法的比较第31-32页
    3.6 对资料要求的比较第32-33页
    3.7 预约定价与预裁定的比较第33页
    3.8 海关估价与转让定价管理比较小结第33-35页
第四章 两者协调的问卷调查分析第35-47页
    4.1 问卷设计介绍第35页
    4.2 问卷构建分析第35-39页
        4.2.1 信度分析第35-38页
        4.2.2 效度分析第38-39页
    4.3 用SPSS软件定量分析第39-47页
        4.3.1 描述统计第39-41页
        4.3.2 平均数差异检验第41-44页
        4.3.3 两独立样本检验第44-47页
第五章 海关估价与转让定价管理协调的意义与障碍第47-51页
    5.1 协调的意义第47-48页
        5.1.1 降低纳税人风险第47页
        5.1.2 减少税收遵从成本第47-48页
        5.1.3 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第48页
        5.1.4 增加贸易便利程度第48页
    5.2 两者协调的障碍第48-51页
        5.2.1 直接税与间接税的差异第48-49页
        5.2.2 缺乏合作沟通第49页
        5.2.3 法律渊源不同第49页
        5.2.4 相关人才短缺第49-51页
第六章 海关估价与转让定价管理协调的建议第51-55页
    6.1 海关与税务机关互相参考资料和调整方法第51-52页
    6.2 以公允价值确定价格第52-53页
    6.3 建立三方参与的预约定价安排第53页
    6.4 海关与税务机关成立专门小组第53-54页
    6.5 加强海关与税务机关的信息共享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附录第57-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国通关一体化背景下海关税收征管效率分析
下一篇:中越双边贸易中我国关税减让政策的贸易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