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施工论文--施工技术论文

转体桥球铰稳定与施工模拟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转体施工发展概况第10-11页
    1.2 转体施工方法第11-16页
        1.2.1 竖转施工方法第11-12页
        1.2.2 平转施工方法第12-15页
        1.2.3 平转和竖转相结合方法第15-16页
    1.3 我国转体桥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7-19页
        1.4.1 研究的目的第17-18页
        1.4.2 研究的意义第18-19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2章 转体铰接触第20-30页
    2.1 转体铰分类第20-23页
        2.1.1 转体平铰第20-21页
        2.1.2 转体球铰第21-22页
        2.1.3 转体平、球铰对比第22-23页
    2.2 转体铰接触面第23-25页
        2.2.1 混凝土—混凝土接触面第23-24页
        2.2.2 钢—钢接触面第24页
        2.2.3 接触面摩擦系数第24-25页
    2.3 接触理论发展概况第25-26页
    2.4 接触分类第26-27页
    2.5 接触研究内容第27-29页
        2.5.1 接触模式问题第28页
        2.5.2 接触边界约束问题第28页
        2.5.3 摩擦问题第28-29页
        2.5.4 求解方法问题第29页
    2.6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转体桥及球铰有限元模型第30-41页
    3.1 工程概况第30-33页
        3.1.1 总体概况第30页
        3.1.2 主桥下部结构第30-31页
        3.1.3 转动体系构造第31-32页
        3.1.4 转体桥施工工序第32-33页
        3.1.5 转体重心计算第33页
    3.2 转体桥有限元模型第33-34页
    3.3 球铰有限元模型建立第34-40页
        3.3.1 分析软件选择第34-35页
        3.3.2 模型简介第35-37页
        3.3.3 材料参数第37页
        3.3.4 接触作用第37-38页
        3.3.5 接触算法第38-39页
        3.3.6 边界条件第39页
        3.3.7 荷载施加第39-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球铰稳定性分析第41-64页
    4.1 球铰力学模型第41页
    4.2 球铰接触应力分析第41-48页
        4.2.1 基于简化算法接触应力计算第41-42页
        4.2.2 基于弹性半平面体边界受集中力理论接触应力计算第42页
        4.2.3 中心受载球铰接触应力有限元计算分析第42-46页
        4.2.4 偏心受载球铰接触应力有限元计算分析第46-48页
    4.3 球铰转动摩阻力矩第48-51页
        4.3.1 中心受荷球铰转动摩阻力矩理论公式推导第48-49页
        4.3.2 球铰转动摩阻力矩有限元分析第49-51页
    4.4 球铰稳定性分析第51-63页
        4.4.1 球铰倾覆失稳临界力矩理论公式推导第51-53页
        4.4.2 倾覆力矩对球铰稳定性的影响第53-55页
        4.4.3 定位钢轴对球铰稳定性的影响第55-63页
    4.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5章 转体桥施工模拟分析第64-80页
    5.1 拱肋脱架前分析第64-65页
        5.1.1 拱肋受力分析第64-65页
        5.1.2 拱肋变形分析第65页
    5.2 转体桥张拉脱架受力、变形分析第65-74页
        5.2.1 拱肋受力分析第66-70页
        5.2.2 拱肋变形分析第70-71页
        5.2.3 交界墩背墙受力分析第71-72页
        5.2.4 交界墩拱座受力分析第72-73页
        5.2.5 交界墩锚梁受力分析第73-74页
        5.2.6 交界墩变形分析第74页
    5.3 转体桥合拢受力、变形分析第74-77页
        5.3.1 合拢后拱圈受力分析第75-76页
        5.3.2 合拢后拱圈变形分析第76-77页
        5.3.3 合拢段受力分析第77页
    5.4 稳定性分析第77-79页
    5.5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80-83页
    6.1 结论第80-81页
    6.2 展望第81-83页
致谢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弹性转动约束边界钢—混组合梁高腹板加劲肋设计方法
下一篇:悬挑斜拉式室外实验平台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