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引言 | 第7-12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8-11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8-10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3 论文的创新 | 第11-12页 |
2.相关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2.1 城市餐厨垃圾转化为生物质能的供应链结构模型 | 第12-13页 |
2.1.1 城市餐厨垃圾处理一般流程 | 第12页 |
2.1.2 城市餐厨垃圾生物质能的供应链结构模型 | 第12页 |
2.1.3 城市餐厨垃圾生物质能供应链的特点 | 第12-13页 |
2.2 国内外餐厨垃圾生物质能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2.2.1 国外餐厨垃圾生物质能供应链管理研究 | 第13页 |
2.2.2 国内餐厨垃圾生物质能供应链管理研究 | 第13-14页 |
2.3 餐厨垃圾生物质能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 | 第14-16页 |
2.3.1 国外餐厨垃圾生物质能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 | 第14-15页 |
2.3.2 国内餐厨垃圾生物质能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 | 第15-16页 |
2.4 研究述评 | 第16-17页 |
3.餐厨垃圾生物质能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 第17-39页 |
3.1 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回顾 | 第17-20页 |
3.1.1 供应链管理模式绩效评价体系概述 | 第17-18页 |
3.1.2 供应链管理模式绩效评价方法概述 | 第18-20页 |
3.1.3 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的确定 | 第20页 |
3.2 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20-22页 |
3.3 指标的初步设定 | 第22-26页 |
3.3.1 餐厨垃圾产生单位绩效指标体系 | 第22-23页 |
3.3.2 餐厨垃圾收运单位绩效指标体系 | 第23-24页 |
3.3.3 餐厨垃圾处理单位绩效指标体系 | 第24页 |
3.3.4 客户绩效指标体系 | 第24-25页 |
3.3.5 政府绩效指标体系 | 第25-26页 |
3.4 指标的筛选 | 第26-29页 |
3.5 餐厨垃圾生物质能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29-33页 |
3.6 餐厨垃圾生物质能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3-37页 |
3.6.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第33页 |
3.6.2 构建权重判断矩阵 | 第33页 |
3.6.3 权重的计算 | 第33-37页 |
3.7 餐厨垃圾生物质能供应链管理绩效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实施步骤 | 第37-39页 |
4.实例:乌鲁木齐市餐厨垃圾生物质能供应链的绩效评价 | 第39-49页 |
4.1 乌鲁木齐市餐厨垃圾生物质能供应链管理现状分析 | 第39-43页 |
4.1.1 乌鲁木齐餐厨垃圾收运现状 | 第39-40页 |
4.1.2 乌鲁木齐市餐厨垃圾处理现状 | 第40-41页 |
4.1.3 乌鲁木齐市餐厨垃圾利用现状 | 第41-42页 |
4.1.4 乌鲁木齐市餐厨垃圾生物质能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42-43页 |
4.2 乌鲁木齐市餐厨垃圾生物质能供应链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 | 第43-49页 |
4.2.1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第43-44页 |
4.2.2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 第44-45页 |
4.2.3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及管理建议 | 第45-49页 |
5.结论 | 第49-51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9页 |
5.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 | 第5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8页 |